您当前位置:首页 » 水利工程 » 水利书籍
潘家铮院士从事科学技术工作47周年纪念文集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10-03-31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10.7 MB
  • 资料分类:水利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gc5.com
潘家铮院士从事科学技术工作47周年纪念文集
潘家铮是我国著名水电专家,也是第一位绍兴籍“双院士”。半个世纪以来,一直从事水电工作,并创有多项中国之最。潘家铮,1927年生,绍兴县人。1950年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一直从事新中国的水力发电建设事业。半个世纪来,参加过几十座大中型工程的查勘、规划、设计、施工、审查和决策等工作,足迹遍布祖国的山山水水。他主持设计的我国第一座大型水电站——新安江水电站,对迅速缩小我国水电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在我国许多座大型水电工程(如乌江渡、东江、岩滩、龙羊峡、二滩、广州抽水蓄能……)的决策和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上都做出过特殊的贡献,特别是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论证中,他作为技术总负责人,可以说是呕心沥血,最后终于圆了他的“三峡梦”;
在科学技术领域中,他研究范围广泛,紧密结合实际,成绩卓著。例如:在重力坝设计中,创立和发展了抽排理论以降低扬压力;在拱坝分析中,透彻地研究了试载法的本质,阐明了许多基本问题;在边坡稳定分析上,总结各种计算方法,提出两项基本原理;在水库边坡滑坡分析中,提出简捷的涌浪计算公式;他全面形容了杆件,特别是地基本梁的完整常数体系,应用于地下结构和地基梁及框架的分析中。潘家铮院士十分关心和推进新技术的应用与设计现代化,努力推广碾压混凝土、氧化镁混凝土、微膨胀水泥、溢流厂房和坝内厂房、抽排理论等,并主动承担责任。他推动、筹建各设计院的计算机处室,开展有限元分析和开发水电设计软件包、CAD技术和专家智能系统等。他重视业建设和质量、安全问题组织开展规程规范的编制与修订,担任质检站站长,在部领导的支持下创建全国大坝安全监测中心,都很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