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水利工程 » 水利施工
水电站一期围堰拆除技术措施11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14-12-21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313 KB
  • 资料分类:水利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gc5.com
水电站一期围堰拆除技术措施11p
水电站一期基坑土石围堰采用20年重现期洪水标准。上游横向围堰堰顶设计高程▽425m,堰顶宽20m,堰体设计长度347.88m;下游横向围堰堰顶设计高程▽423m,堰顶宽20m,堰体设计长度306.98m;纵向围堰堰顶设计高程▽425m~▽423m,堰顶宽20m,堰体设计长度555.43m,原河床在一期围堰修筑束窄后,纵向围堰在迎水面坡脚、坡面设置1~2m厚钢筋笼卵石防冲护底、护脚、护坡等。
上、下游横向围堰及纵向围堰横截面的迎水面坡度1∶2,背水面坡度1∶1.5,围堰全段采用砂卵石抛投填筑,堰体、堰基采用塑性砼墙厚1m的防渗墙防渗(含素砼导向槽),且上、下游围堰与岸坡接缝采用帷幕灌浆处理。尾水渠纵向围堰(0+0.00~0+450.0)堰顶高程为▽423m~▽422m,围堰顶宽15m,围堰迎水面与背水面坡比均为1:1.5。
1.2 围堰实际情况
一期围堰在施工期间为满足防洪渡汛及施工通道要求,进行了适当培高、加固等。根据上、下游及纵向围堰堰体现场实际体形、断面测绘结果显示,上游横向围堰堰顶实际平均高程▽428m,堰体实际长度约347.88m;下游横向围堰因施工需要(尾水渠施工)已沿轴线方向自右岸向左大部分拆除;纵向围堰堰顶实际平均高程▽427m,堰体实际长度约555.43m;上游横向及纵向围堰堰顶平面宽度约10.0m~20.0m不等;尾水渠纵向围堰(0+0.00~0+450.0)堰顶高程为▽422m~▽423m,横穿施工栈桥,围堰顶宽15m,围堰迎水面与背水面坡比均为1:1.5。整个一期围堰较原设计都增设了一道砼防渗墙。
1.3 堰体材料
一期上、下游横向和纵向围堰堰身主要是在原河床软弱砂砾层上直接抛投砂卵石或砂砾石堆筑,水上部分设置有粘土防渗体,堰顶为泥结碎石道路路面。施工阶段及维护期间根据水流紊流旋涡对堰体坡脚或堰基冲刷、冲掏实际情况及雍水、风浪对迎水坡面冲击破坏程度,对围堰堰体、堰基及迎水坡面进行了钢筋笼护底及坡面护坡或其他加强补救维护措施。
为减少外侧河水渗漏至一期基坑内的渗流量,上游横向及纵向围堰均采取在围堰靠中轴线位置处设置了两道深至基岩一定深度、厚约1.0m的塑性砼防渗墙,防渗墙施工期间的泥浆、淤泥部分堆弃于围堰外侧;对上游堰体与岸坡接触缝和横向围堰与纵向围堰交接缝处集中渗流进行了特殊处理(如帷幕灌浆、砼防渗墙加强等)。
根据围堰堆筑材料及防渗措施,围堰堰体材料大致为道路泥结碎石路面、粘土、淤泥、砂卵石(砂砾石)、原河床软弱覆盖砂层、钢筋石笼、砼防渗墙及帷幕灌浆等。
二、施工特点及重难点
⑴ 一期围堰工程拆除、清挖工程量大(尤其是上游原河床堆碴量较多)、本标段范围河道疏浚工程量大、工期紧张、施工高峰强度大,机械设备投入量大;
⑵ 一期围堰拆除清挖过水前,一期建筑物剩余的土建及金结施工项目较多,任务繁重,大型设备、风水电管线(路)及临建房屋拆移任务艰巨,工期压力大、赶工强度高,组织协调难度大;
⑶ 一期围堰拆除、清挖与二期围堰上、下游横向围堰右侧戗堤预进占相互干扰影响,一期围堰堰体部分将作为右侧戗堤预进占主要施工通道,干扰更大。
⑷ 一期围堰堆筑材料主要是砂卵石或砂砾石、钢筋石笼、砼防渗墙等,且局部坡脚护脚块石块径大,尖、棱角突出,钢筋笼相互间重叠挤压等,增加反铲清挖(尤其是水下部分)难度,机械磨损严重;
⑸ 因原河床多属软弱砂砾层,重型设备在上面运行时极容易沉陷,给开挖造成难度,增加机械设备风险,防护措施费用增加。
⑹ 一期围堰砼防渗墙工程量大(围堰较原设计又新增加了一道砼防渗墙),需采用爆破拆除,造孔量大,火工材料投入量大,需做专项爆破设计,爆破控制难度系数大,周边已建一期永久建筑物安全防护费用较高。
⑺ 上游河道整治、疏浚工程量较大,弃碴量大,碴场规划、维护管理费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