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综合说明	1
1.1 可研批复情况	1
1.2 综合说明	1
1.2.1项目建设规模	1
1.2.2项目类型	2
1.2.3项目性质	2
1.2.4项目建设地点	2
1.2.5项目所在地区及项目区的地貌类型	2
1.2.6土地权属情况(所有权、使用权)	2
1.2.7项目区新增耕地面积、新增耕地比例	3
1.2.8建设工期	3
1.2.9投资预算	3
1.2.10公众参与情况	3
2 项目概况	3
2.1 ***简况	3
2.1.1地理位置	3
2.1.2自然条件	4
2.1.3社会经济情况	4
2.1.4土地利用状况	4
2.2 项目区基本情况	4
2.2.1自然条件	5
2.2.2社会经济状况	7
2.2.3土地利用现状	8
3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10
3.1 基础设施条件	10
3.1.1交通条件	10
3.1.2排灌系统骨干设施状况	11
3.1.3田间灌排工程设施现状	11
3.1.4电力设施	11
3.1.5其他基础设施	12
3.2 居民点建设	12
3.2.1居民点的地位和作用	12
3.2.2居民点用地结构	12
3.2.3居民点建筑情况	12
3.3 土地利用限制因素	13
3.4 水土资源分析	13
3.4.1供水量分析	13
3.4.2灌溉设计标准	14
3.4.3需水量预测	14
3.4.4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16
3.4.5节水措施说明	17
3.5 新增耕地来源分析	17
3.6 公众参与	20
3.6.1设计阶段公众参与情况	20
3.6.2公众对项目的主要意见及处理情况	21
3.6.3项目实施公众参与方案	21
4 工程规划	21
4.1 工程规划目标	21
4.2 规划标准	22
4.2.1土地平整工程设计标准	22
4.2.2灌溉设计标准	22
4.2.3排涝设计标准	22
4.2.4道路工程设计标准	22
4.2.5田间工程设计标准	23
4.2.6防护林工程设计标准	23
4.2.7水质标准	23
4.3 工程规划设计依据	23
4.3.1有关法律法规	23
4.3.2有关政策	24
4.3.2相关规划	24
4.3.4行业技术标准	24
4.3.5相关基础资料	25
4.4 工程规划	25
4.4.1土地利用布局	25
4.4.2整理后土地利用结构	26
4.4.3工程布局	27
4.5 规划方案比选说明	29
4.5.1可研阶段方案的可行性	29
4.5.2设计阶段方案的调整情况	29
4.5.3方案比选	30
5 工程设计	31
5.1 土地平整工程	31
5.1.1田块布置	31
5.1.2土地平整分区	31
5.1.3土方计算	32
5.2 灌概排水工程	39
5.2.1水源工程	39
5.2.2灌溉渠道	40
5.2.4排水工程	49
5.2.5建筑物	55
5.3 电力工程	64
5.4 道路工程	66
5.4.1原有道路利用	66
5.4.2道路设计	66
5.4.3工程量	66
5.5 农田防护林	67
5.5.1农田防护林	67
5.5.2水土保持工程	68
5.6 拆迁工程	69
5.6.1范围	69
5.6.2工程量	69
5.7 居民点整理工程	69
5.8 典型田块设计	70
5.8.1典型田块型式	70
5.8.2典型田块设计	70
5.9 工程量分类汇总	70
5.9.1工程量计算说明	70
5.9.2分类汇总表	72
6 施工组织设计	74
6.1 施工条件	74
6.1.1自然条件	74
6.1.2工程条件	74
6.1.3工程施工特点	75
6.1.4社会条件	76
6.1.5对工程建设期的有关要求	76
6.2 施工总布置和主要工程施工方法	76
6.2.1施工总布置	76
6.2.2主要工程施工	77
6.3 施工总进度	81
7 土地权属调整	82
7.1 项目区土地权属现状	82
7.1.1根据土地清查情况,复核项目建设范围内土地权属状况	82
7.1.2根据土地清查情况,复核土地承包经营状况	82
7.1.3项目区存在的土地权属争议问题	82
7.2 土地权属调整原则	82
7.3 权属调整程序	83
7.3.1制定权属调整方案	83
7.3.2签订土地权属调整协议	84
7.3.3公告土地权属调整方案	84
7.3.4停止变更土地利用现状	85
7.3.5办理土地变更登记	85
7.3.6权属管理的保障措施	85
8 实施措施与工程管理	86
8.1 实施措施	86
8.1.1 组织机构	86
8.1.2 管理制度	86
8.1.3 实施控制措施	87
8.2 工程管理	88
8.2.1 管理机构	88
8.2.2 管理措施	88
8.2.3经费筹措	88
9 投资预算	89
9.1 编制说明	89
9.1.1编制原则	89
9.1.2编制依据	91
9.1.3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92
9.2 费用构成	92
9.2.1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	92
9.2.2投资预算表	96
9.3 资金筹措	97
9.4 投资进度计划	97
10 效益分析与耕地质量评价	99
10.1 社会效益分析	99
10.1.1土地整理项目建设期的社会影响	99
10.1.2项目完成后在维持社会稳定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方面的作用	99
10.1.3项目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100
10.1.4主要指标	100
10.2 生态效益和环境影响分析	100
10.2.1项目的景观生态效果	100
10.2.2项目水土保持效果	100
10.2.3项目产生的生态影响、水环境的影响、土壤环境影响及防治对策措施	101
10.3 经济效益分析	102
10.3.1费用计算	102
10.3.2收益计算	102
10.3.3单位功能投资分析	103
10.3.4静态评价指标	104
10.4 耕地质量评价	105
11 附表、附件	105
***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面高程(黄海高程)2-6米,地势特点是大地形基本平坦,沟河纵横。地势呈西北略高,东南偏低,大致可分为通东沿海高平地、西部高平地、东部平地、沿江低平地等四个地貌类型。***镇地势平缓,系冲积平原,田面高程一般在5.2米左右,本项目区地势平坦,内部高程5.1-5.5米左右,属高沙土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