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工艺流程
准备下承层→料场闷料→施工放样→运输和摊铺集料→整平→碾压→横缝处理→检查验收
(二)、 施工方法及施工要点
1、准备下承层
路床验收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开始施工,在底基层施工前,工区技术员对准备施工作业面进行检查,清除表面的杂物,对表面适当洒水湿润,对于存放时间较长为进行底基层施工的段落应进行洒水复压。
2、施工放样
(1)恢复中桩、边桩,每20m设一桩,放出底基层边线,并做好指示桩,以便控制底基层的宽度和高度。
(2)在中桩和边线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级配砂砾的松铺标高并挂线。
3、运输和摊铺集料
(1)首先根据该路段底基层的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干密度,计算该段需要的集料数量。根据每车料的方量和松铺厚度在路床上打出网格,网格横向间距相等,纵向根据厚度和方量进行调整。
(2)集料装车时,不应过分装满,同时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
(3)同一料场供料的路段内,由远到近将料卸于网格内。
(4)用装载机将料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表面应力求平整,并按照规定预留路拱。
(5)检查松铺材料层的厚度是否符合预计要求,必要时,应进行减料或补料工作。
(6)装载机初平后试验员检查含水量,此时含水量要大于最佳含水量3个百分点,否则要根据本路段方量推算出需要补水的数量,通知技术员安排补水。
4、整平
(1)用平地机粗平,粗平完成后现场测量员检查标高,标高符合要求后通知平地机进行精平。
(2)精平时由外侧向内侧进行刮平,然后技术员采用挂线法及时检查松铺高程及松铺厚度,符合要求后通知压路机碾压。
(3)压路机在已初平的路段上快速静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
(4)压路机静压一遍后,再用平地机按规定的路拱进行整平和整形。
(5)在整形过程中,严禁任何车辆通行。
5、碾压
(1)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18t以上振动压路机静压1遍,然后进行振动碾压,碾压遍数根据试验段结果确定(往返一次为一遍),达到规定的碾压遍数后进行压实度检测。一般振压3~4遍,最后用20t胶轮压路机光面1遍。
(2)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在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
(3)碾压时,应重叠1/3轮宽,碾压一直进行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然后用胶轮压路机碾压到表面无明显轮迹。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采用1.5~1.7km/h为宜,以后用2.0~2.5km/h
(4)路面两侧应多压1~2遍,以保证边缘压实度。
(5)严禁压路机在己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以保证底基层表面不受破坏。
(6)横缝的处理
两作业段的衔接处,应搭接拌和。第一段拌和后,留5~8m不进行碾压,第二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与第二段一起拌和整平后进行碾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