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网沈海复线仙游(福州界)至南安金淘高速公路莆田段路基土建工程A5标段。起止桩号为K91+500~K97+480,路线全长5.85km。起点位于榜头镇高唐村,接A4合同段,终点终于榜头镇桃源村。
本项目主要工程有:大桥7座,湖洋3号大桥(左线桥长275m,右线桥长250m)、九仙溪1号大桥(左线桥长150m,右线桥长180m)、九仙溪2号大桥(左线桥长600m,右线桥长610m)、九仙溪3号大桥(左、右线桥长210m)、桃源1号大桥(左、右线桥长150m)、桃源2号大桥(左线桥长300m,右线桥长270m)、桃源3号大桥(左、右线桥长450m);涵洞264.84m/4道;仙游北互通1座;避险车道2处,计价土石方203.4万方(弃方115.8万方)
本工程主线路基3.5Km,连接线路基6.4Km,路段施工长,开挖爆破土石方量大。
2、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地貌:本项目位于仙游县榜头镇,走向由北至西南。路线呈弧形分布于闽东南滨海断隆带与闽东火山断拗带中,地形起伏大。沿线有丘陵、残积台地、小型河床阶地等地貌。路线走廊带形在公路工程上属山岭重丘区。
沿线为木兰溪流域水系,河流呈树枝状,主要为雨源型山溪性河流。主要河流为九仙溪,河谷多为“U”字型,发育河流阶地。河水量受季节控制,水量变化大。水位受降雨数量控制,旱季河流水位较低,雨季水位暴涨,洪水对工程的影响较大。流域范围森林茂密,植被发育,地表迳流常年不断,自然蓄水能力较强,水力、水电资源丰富。
2)、工程地质:本项目区域地质上位于闽东火山拗陷带与闽东南滨海断隆带之间。长乐—南粤大断裂与线路交汇于仙游县境之外的南安境内,并以其为主导,控制了区内的次级构造,在地质历史中曾经历过加里东、印支、燕山和喜山多期次后重大的构造运动,致使区内构造较为复杂。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本测区属于微震频繁发生区,地震活动主要受新华夏构造体系控制。测区地震为浅震型构造地震,历史上震源中心均不位于区内,仅为横波涉及,未造成经济损失,本路线场地基本烈度为6度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基本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
3)、水文特征:本路段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温暖多多雨,水系较发育,地下水的补给充足,丘陵区基岩裂隙发育,河谷和盆地地区地形平坦,有利于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和汇集,形成丰富的地表水以及地下裂隙水和孔隙水,地下水的分布主要受岩性、构造、地貌和植被及大气降水等因素控制和影响。
4)、气象特征:本路段气候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温和潮湿。本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382.3-1538毫米,多年平均气温19.1-9.2 ℃,最高气温为41.3 ℃,极端最低气温为-2.7 ℃,雨季主要集中在3-9月,10月至次年3月为旱季。主要灾害性气候有季节性洪水、冰雹和霜冻、大雾。
3、施工条件:本项目沿线为山区和丘陵区,路基填筑主要采用移挖作填的方式,路面、桥梁及其他结构物材料主要有钢材、水泥、沥青、砂石料等。
沿线分布的岩性以花岗岩和凝灰熔岩为主,强度良好,储量丰富,可就地取材,用于工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