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路桥工程 » 路基路面
特大桥预应力张拉、压浆施工工艺13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14-09-16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24 K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gc5.com
特大桥预应力张拉、压浆施工工艺13p
一、预应力筋的布设
(1)、纵向预应力钢束
土城特大桥悬臂浇筑箱梁共设置纵向预应力钢束共104束(94束体内束,10束体外预留束),其中6束为预备束;纵向预应力顶板钢束T0~T20、腹板W10~W20下弯束采用25φs15.2预应力钢束;T21~T26顶板束采用22φs15.2钢束;腹板W01~W09下弯束、中跨底板束DZ01~10、边跨底板束DB01~05、中跨合拢束LZ01、边跨合拢束LB01采用19φs15.2预应力钢束;顶板预留束Y1~Y3为25φs15.2预应力钢束,体外预留束为31φs15.2预应力钢束。
顶板纵向束每个梁段端部设有两束锚固束;腹板下弯束从0#~19#段梁端部各设两束锚固束;边跨从14#梁段~边跨现浇段设边跨底板束DB01~05、DBY;中跨从12#梁段起设DZ01~10、DZY底板束;其它顶板束有中跨、边跨合拢束。
(2)、横向应力钢束
横向预应力钢束:顶板有2φs15.2钢绞线、间距50cm;顶板横向预应力钢束采用BM15-2扁锚及一端单根张拉方式,设计张拉吨位为177.1KN,预应力锚具张拉端与锚固端按1m间距交错布置,一端张拉。
(3)、竖向预应力钢束
竖向预应力钢束:1#~4#段腹板设4-φs15.2、5#~8#段腹板设3-φs15.2竖向预应力钢绞线束;9#~23#、现浇段、合拢段设JL32精轧螺纹钢竖向预应力束。
竖向预应力钢束采用OVM15-3、4扁锚具,单根张拉,设计张拉吨位195.3KN,采用梁顶一端张拉方式。
JL32精轧螺纹钢设计张拉吨位672KN。
二、预应力筋管道安装
悬浇箱梁纵向预应力管道密布最多达104束,分为顶板钢束、腹板下弯束、底板束、合拢束,塑料波纹管直径为φ120、φ100,预应力管道须按设计坐标位置安放准确,用φ10“U”形定位钢筋,间距按直线段不大于80cm、曲线段不大于40cm进行固定。对纵向预应力管道、腹板下弯束管道设高强塑胶内衬管,浇筑完砼后及时抽拔内衬管。
OVM15-3、4钢铰线锚束竖向预应管道(1#~8#段、采用70×25扁形塑料波纹管)在竖直吊装、理顺后与腹板两侧钢筋进行绑扎固定(间隔1.0米绑扎一道)。9#~23#、合拢段、现浇段竖向JL32精轧螺纹钢采用φ50波纹管。
箱梁竖向、横向预应力钢绞线(60×25波纹管)设计间距均为50cm,横向和竖向相互错位25cm,定位筋间距80cm。
管道安装以后应仔细进行检查是否有损坏的地方,如有则立即用胶布包裹严实。管道的压浆口和排气口均用高强塑料胶管引出箱梁混凝土体外。
横向每一束设压浆嘴、排气孔各一个。
竖向预应力束每束底口须用白色塑胶管从底板倒角处引出砼面,塑胶管各插入波纹管不少于30cm长,然后用封口胶带将波纹管底口及塑胶管与波纹管接口处缠绕严密、稳固,塑胶管与相邻腹板钩筋绑扎稳固,防止砼浇筑过程中脱落及水泥浆进入管道(预应力束锚固端须用铁丝绑扎固定在腹板钢筋上)。竖向预应力束管道须与锚垫板通过配套连接器及约束板连接牢固,并用封口胶带缠绕牢固、密封,竖向预应力束上口距锚垫板以下约50cm处波纹管开口、各插入一根白色塑胶管作排气口,竖向预应力波纹管上安装的注浆口和出气孔塑料胶管,必须在竖向预应力波纹管平行位置绑扎固定,严禁随意固定。(要求冒出砼面不少于50cm且均朝两轨道间伸出砼面、浇筑砼前用胶带封口)。
纵向预应力管道长度大于30m小于60m在中间设一个三通,对于大于60m小于90m设两个三通,以此类推,每隔30m设一个三通,三通进行编号,以免错压。排气孔一般设置在管道的最高部位,排气管为塑料管,管径为φ20(内)mm,与连接波纹管的卡子或用胶带封闭连接。连接处密闭,排气孔伸出砼顶面50cm。
管道较长时,用内套管做接头,并在接头两端用塑料胶带密封(接头段须与相邻钢筋绑扎固定)。
三、预应力筋的安装
箱梁混凝土浇注完后,待混凝土初凝后,开始预应力筋的安装。待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强度的90%,进行张拉。
(1)钢绞线下料、制束
钢绞线应在特制的放盘框中进行,防止弹伤人和钢绞线打绞,放盘过程中的钢绞线需细致检查外观,发现劈裂起皮、小刺、折弯、油污等需进行处理,钢绞线下料用砂轮锯切割,严禁用电弧切割;切割口两侧各30mm处先用铁丝绑扎,同一编号的钢绞线束可集中下料,对于两端同时张拉的预应力钢绞线束,钢绞线下料长度可按每个孔道的实际长度+油顶高度×2+工具锚厚度×2+限位板的有效高度×2+200mm之和下料,其误差为±30mm。
钢绞线束外面用φ1mm铁线缠绑扎紧,其缠绕铁线间距为2.0m,使编扎成束顺直不扭转;根据每束钢绞线的长度,对钢绞线束进行编号标识,分别存放。钢绞线束存放及移运时,保持顺直,不受损伤,不得污染;存放时,须垫方木,方木间距以钢绞线不着地为度;搬运时,不得在地上拖拉; 严禁钢绞线受高温、接触焊接火花或接地电流。
横向、竖向锚固端P型锚具采用专用的GYJ型挤压机成形。
(2)穿束
①穿束方法
短束采用人工穿束,长束采用3t卷扬机牵引穿束。
②穿束施工
纵向预应力钢束每束的根数多,束长,拟定纵向预应力钢束在桥面上进行穿索;钢束先平铺在桥面上,在梁端弯入波纹管内,从波纹管一端先穿入φ8mm圆钢筋,在波纹管另一端穿出后与钢绞线束前端的塔形头焊接,用卷扬机牵引钢束通过波纹管完成穿索。
③注意事项
穿束时避免钢束扭曲,如发生个别钢绞线顶弯,将其更换后再穿束。钢绞线束顺直,不得有死弯,不得沾有油渍。钢绞线伸出梁体两端长度相同。
当梁体预留孔道无法穿过钢绞线束时,确定孔道堵塞位置,进行凿洞清孔处理后再穿束,穿束后,在凿洞清孔处用1mm厚铁皮裹盖钢绞线束,保证孔道畅通,然后用环氧树脂小石子砼修补孔道外梁体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