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安顺市郊区,地处云贵高原侵蚀中低山丘陵地貌,地形相对平坦,地面高程1330~1345m;路基形式为路堤,路基最大填土高度为13m;覆盖层为坡残积Q4dl+El粘土,土层厚度2~8m,具有弱膨胀性。下伏基岩为三叠系中统关岭组一段(T2 g1)白云岩、白云灰质岩。地下水埋深15~20m,地下水波动是本段岩溶地面塌陷的主要诱因,岩溶水较发育。溶蚀破碎带、溶隙、充填溶洞及空溶洞等岩溶形态发育。属易塌陷区,需进行岩溶地面塌陷防治处理。
二.适用范围
本技术交底适用于本客专路基地基采用岩溶注浆的施工,采用地质探测钻机钻孔,并用水泥浆注浆。
三.施工准备
1)、平整场地,清除障碍物。做好临时排水设施,将原地面积水排干,为地质钻机进场、就位创造条件。
2)、测量放样。用经纬仪配合全站仪放出每个桩位,用涂有红油漆的竹片桩准确标示桩中心点位,并测设每个桩位标高。
3)、在现场根据地质情况分段取样,按设计要求进行室内配比试验,确定浆液配比。
4)、固化剂的选用符合设计要求,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并按有关规定抽检。严禁使用受潮、结块或失效的固化剂。注浆浆液用水符合现行《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的有关规定。
5)、施工前根据地质情况和室内配合比分段进行成桩工艺试验,并经取芯和承载力检验,确定固化剂掺入比、钻进速度、提升速度、喷气压力、单位时间喷入量及搅拌次数等工艺参数,分段试桩不小于3根。工艺参数及成桩成果报监理确认。
四.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
4.1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工作与施工调查同步进行,放好线路中线后,一次性测邮注浆孔位;钻探先行,注浆随后。边探边钻,边注边察。及时发现异常,及时调整工艺。同时做好周边环境的监测,避免污染和控制浆液超出加固范围。土石界面附近岩溶发育,采用分段注浆法,调整压力,加大注浆量。遇较大空洞和水流,灌注砂浆或添加粗骨料,加注浓浆等方式封堵。在施工前、后均采用综合物探与注水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岩溶地基处理工程的效果检测。
施工用电从附近的变压器接用,施工用水应满足施工要求。
岩溶路基注浆工程施工程序主要为注浆孔钻探、压浆、物探验证三个程序。
4.2钻孔
1.孔位布置
a、按"探灌结合"的原则,岩溶整治注浆孔分先导探灌孔(T)和分序注浆孔(Ⅰ)两种类型,分序布置与实施。先导探灌孔和I序注浆孔在一期探灌设计图中标明,Ⅱ、Ⅲ序注浆孔在二期动态设计图中明确。
b、对溶洞、土洞、垂直溶蚀破碎带发育的地段采用均布探灌孔进行一期整治,先导探灌和I序注浆孔布置原则为:先导探灌孔(T)间距10m,呈梅花型交错布置,优先施工;I序注浆孔在先导探灌孔中间内插,呈正方型布置,孔间距7m。
c、对溶洞、土洞、垂直溶蚀破碎带不发育且连续长度超过30m的地段,先导探灌孔以7m纵距沿中线交替布置;其余地段在整治范围内分序均布探灌整治。
2、测设孔位、标高,进行统一编号钉桩,孔位偏差不大于10cm。当因避让管、线等客观原因需对孔位进行调整,且距离大于50cm时,需报设计、监理单位核准。先钻边排孔,后钻内排孔。开孔前先了解有无地下埋藏物。
3、覆盖层中钻孔采用跟管钻进,直径不得小于130mm。基岩段终孔直径不得小于91mm。所有先导探灌孔均须按勘探钻孔技术要求施钻,进行岩芯鉴定和编录,具体要求参考《铁路工程地质钻探规程》(TB 10014-98)执行。
4、注浆前须进行成孔冲洗。对冲洗时返水的钻孔,以冲洗液变清为结束条件。对溶洞、溶蚀破碎带发育、冲洗时不返水的钻孔,要求流量不小于泵送额定流量的80%,冲洗时间不少于10min。
5、对大规模充填溶洞、串珠状充填溶洞等地质条件复杂地段,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冲洗方法和工艺要求。
4.3封孔
a、当覆盖层厚度小于4m,注浆钻孔未揭示有溶洞或较大开度溶蚀裂隙发育时,可采用水泥砂浆一次性封孔,封孔段入岩长度不小于50cm;注浆钻孔揭示有溶洞或较大开度溶蚀裂隙发育时,应采用孔口管加止浆塞动态阻塞封孔,孔口管入岩深度不小于50cm。
b、当覆盖层厚度大于4m,应采用孔口管加止浆塞的动态阻塞法封孔,孔口管固结封孔段长度不小于4m,封孔段以下为护孔段,应设置为花管。
c、动态阻塞法封孔孔口管采用Φ110PVC给水管,公称压力(PN)不小于1.5Mpa。封孔段应用水泥浆浇注密实,护孔段应设置为花管,花管孔眼呈梅花型号布置,直径5mm,孔眼间距3.5cm。
d、终孔与验收时间间隔不宜过长,以免垮孔等不利情况发生。终孔验收后应及时进行封孔作业,封孔水泥浆(或水泥砂浆)终凝后进行注浆作业。
4.4注浆
a、以纯水泥浆为主的单液注浆材料,水泥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0.6:1~1:1。开始注浆时采用稀浆灌注,当灌入量较大时可据情况采用浓一级的浆液灌注。
b、注浆压力(孔口压力表读数)为0.2~0.3Mpa,终注压力0.3~0.5Mpa。
c、对土洞、空溶洞或半充填溶洞,应高压冲填砂、碎石后再进行注浆处理。
d、对溶蚀裂隙发育、连通性好、漏液严重时,注浆时可掺入一定量的粉土或粉煤灰,粉土掺入量<水泥重量的10%,粉煤灰掺入量为水泥重量的20%~50%。
e、终注条件为:在终注压力下连续注浆10min的注入率不大于5L/min时,可终止注浆。
f、特殊情况处理
(1)注浆必须连续进行,若因故中断,应找出注浆中断原因,尽快采取处理措施,及早恢复。
(2)注浆过程中应分序施工。如出现串浆现象,应对串浆孔同时进行注浆处理。
(3)注浆过程中如有冒浆、返浆等现象发生,应暂停注浆,尽快采取处理措施,处理完后立即恢复注浆。
(4)对垮孔严重的溶蚀破碎带、充填粗粒土的溶洞等实施跟管钻进极为困难的注浆钻孔,可采用自上而下注浆法复钻施工,严禁使用泥浆等影响注浆加固效果的方法护壁钻进。
(5)如浆液漏失严重,局部使用双液注浆堵漏时,应先据试验确定水玻璃与浆液体积比,水玻璃浓度35~40Be′,模数2.4~3.4。
(6)当采用冲填砂、碎石或掺入其他填充物处理后注浆量仍然较大时,可采用间歇注浆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