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操作工艺
2.1基础开挖
1、采用1台挖掘机作业,分两次挖至设计基底标高。
2、为使基底土不受扰动,防止超挖,机械开挖至接近设计坑底标高或边坡边界时,预留10cm厚土层,采用人工开挖和修坡。
3、挖掘机作业时,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挖土机作业半径之内,保持在作业半径外2m处以外。
4、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立即通知监理部门,共同验槽后,进行基础工程施工。
5、基坑四周设置牢固的防护栏杆,并刷红白相间的油漆。
2.2碎石换填
1、基坑开挖完成后,采用机械将混和料均匀摊铺到基坑底,最底层厚度为30cm,表面应力求平整。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消除粗细集料分离现象。
2、工作缝做成横向接缝。
3、土工格栅铺设时保证平顺并使纵横向张紧。铺设时土工格栅的搭接:纵向距离不小于15 cm,横向距离不小于10 cm;
2.3砂浆拌制
砂浆采用机械搅拌,投料顺序为先倒砂、水泥、掺合料,最后加水。搅拌时间宜为3~5min,不少于90s。砂浆稠度控制在50mm~70mm。
砂浆配置采用质量比,砂浆应随拌随用,保持适宜的稠度,常温时每次拌料在3~4h内使用完毕,气温超过30℃时,在2~3h内使用完毕。若砌筑过程中发生离析、泌水现象,砌筑前重新拌和,已凝结的砂浆不能使用。
2.4墙体砌筑
1、将皮数杆立于石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在皮树杆之间挂线控制水平灰线高程。
2、石料砌筑时,第一皮石块采用座浆,即在开始砌筑前先铺砂浆30mm~50mm,然后选用较大较整齐的石块,大面朝下,放稳放平。从第二皮开始,分皮卧砌,并按上下错缝,内外搭接,不采用外面侧立石块中间填心的砌法。
3、墙体转角和交接处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留成斜槎。
4、砌筑时,石块间较大的空隙先填塞砂浆,后用碎石块嵌塞,不得采用先摆碎石块,后塞砂浆或干填碎石块方法。
5、墙体灰缝厚度保持在20mm~30mm,砌体砂浆饱满,石块间不得有相互接触形象。
6、分段砌筑时,分段位置设在墙体变形缝或伸缩缝处,各段水平砌缝应一致。相邻砌筑高差不超过1.2m。缝板安装设置准确、牢固,缝板材料符合设计规定。
7、预埋管、预埋件及砌筑预留口位置准确。
8、挡土墙外露面留深10mm~20mm的勾缝槽,并按设计要求勾缝。
9、砌石底面卧浆铺砌,立缝填浆捣实,不得有空缝和贯通立缝。砌筑中断时,将砌好的石层空隙用砂浆填满。再砌筑时石层表面清扫干净,洒水湿润。工作缝留斜茬。
10、墙体片石砌筑
①砌筑时以2~3层石块组成一工作层,每工作层的水平缝应大致找平。立缝相互错开,不得贯通;并选择大尺寸的片石砌筑砌体下部;转角外边缘处应用较大及较方正的片石长短交替与内层砌块咬砌。
②砌体中的石块大小搭配、相互错叠、咬接牢固,较大石块宽面朝下,石块之间应用砂浆填灌密实,不得干砌。
③较大空隙灌缝后,应用挤浆法填缝,挤浆时,用小锤将小石块轻轻入较大空隙中。
11、墙体块石砌筑
①每层块石高度一致,每砌高0.7m~1.2m找平一次。
②砌筑块石,错缝应按规定排列,同一层中用一丁两顺,灰缝宽度为20mm~30mm。
③砌筑填心石,灰缝彼此错开,水平缝不得大于30mm,垂直灰缝不大于40mm,个别空隙较大的,在砂浆中用挤浆填塞小石块。
2.5勾缝
1、勾缝前应将石面清理干净,勾缝宽度均匀美观,深(厚)度为10mm~20mm,勾缝完成后注意浇水养生。
2、勾缝砂浆采用过筛砂,勾缝砂浆强度不低于砌体砂浆强度,勾缝嵌入砌缝内20mm,缝槽深度不足时,凿够深度后再勾缝。
3、勾缝前对墙面进行修整,再将墙面洒水湿润,勾缝的顺序是从上倒下,先勾水平缝后勾竖直缝。勾缝后用扫帚用力清除余灰,做好成品保护工作,避免砌体碰撞、振动、承重。
4、成活的墙体灰缝水平缝与竖直缝深浅一致、交圈对口、密实光滑、搭接处平整,阳角方正。成品灰缝整齐、拐弯圆滑、宽度一致、不出毛刺,无空鼓、脱落。
2.6墙体养生
墙体养生在砂浆初凝后,洒水或覆盖生7~14d,养护期间避免碰撞、振动或承重。
3质量标准
3.1外观质量
1、砌体表面平整,砌缝完好、无开裂现象;
2、勾缝平顺,缝宽均匀,无脱落现象;
3、泄水孔坡度向外,无堵塞现象;
4、沉降缝整齐垂直,上下贯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