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底内容:
1、施工顺序为:
边坡测量→挂线放样→开挖主骨架、拱圈 →砌筑→养生→勾缝。
2、边坡测量
对开挖成型的坡面用坡度尺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中发现坡度与设计不符的边坡,应按设计坡度进行修改,边坡修改方法分土层和岩石边坡两种:岩石边坡超挖部分用浆砌片石回填修补,欠挖部分采用机械挖除或者爆破开挖。土质边坡超挖部分用原状土回填夯实平整,欠挖部分用挖机修坡,达到设计坡度后进行边坡拱形骨架施工放样。
3、挂线放样及开挖
边坡调整成型结束后,按设计图纸尺寸挂线放样: (1)、沿着边坡顶拉一条直线,确定骨架顶端,在砌筑过程中注意预留镶边位置。(2)、在边坡坡脚打桩拉线定出骨架基础底端与平台起坡顶端顺接。(3)、沿着坡脚线位置每3.6m垂直坡脚线打一条白灰,白灰位置为主骨架位置。(如图为拱形骨架布置图)
(4)主骨架几何尺寸为60*60cm。(如图B)
(5)拱圈几何尺寸为50*40. (如图A)
4、浆砌片石砌筑
(1)石料:
砌筑挡墙的片石应符合设计规定400方为一检验批,片石强度应符合规范要求,石质应均匀、不易风化、无裂纹,片石的厚度不小于150mm,表面应清洗干净,无水锈的。
(2)砂浆:
砂浆采用M10砂浆(配合比为水泥:砂子:水为1:4.25:0.861,每包水泥(32.5)50kg,用砂子212.5kg,用水43kg )并严格按照试验室给定的配合比采用机械拌制,自投完料后开始算起,拌制时间不得小于2分钟,严禁采用人工拌合。砂浆运至工地临时存放时先在地面铺一干净的铁皮,然后将砂浆存放于铁皮上,严禁存放在地面。砂浆要随拌随用,如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离析、泌水现象,要重新拌合。已凝结的砂浆严禁使用。在施工时,严格遵守质量比,不得使用体积比。砂子等材料的称量必须以专门检测单位标定过的量测工具为准。
(3)砌体采用挤浆法。分层水平砌缝大致水平。各砌块的砌缝应互相错开,切缝宽度不大于4cm,不能产生通缝,砌缝应饱满,完全充满砂浆,不能有空洞存在。
(4)各砌层先砌外圈定位砌块,并与里层砌块交错连成一体。定位砌块用表面较平整尺寸较大的石料,定位砌缝满铺砂浆,不得镶嵌小石块。
(5)定位砌块砌完后,先在槽子底部铺一层砂浆,其厚度应使石料在挤压安砌时能紧密连接,且砌缝砂浆密实饱满,切缝宽度不宜大于4cm。砌筑腹石时,石料间的砌缝要互相交错、咬搭,砂浆密实。石料不得无砂浆直接接触,也不得干填石料后铺灌砂浆;石料要大小搭配,较大的石料以大面为底,较宽的砌缝可用小石块挤塞。挤浆时可用小锤敲打石料,将砌缝挤紧,不得留有孔隙。
(6) 沿线每5个拱设2cm宽沉降缝一道,缝内上部填沥青麻絮深15cm,下部填粘土,形成通缝。
5、养生
骨架砌筑后,应及时进行养生,养生时采用透水无纺布或者草席覆盖洒水,养生时间不得少于7天。
5、勾缝
拱形骨架施工完成后对浆砌片石外露部分要进行勾缝,勾缝采用M10砂浆水泥勾凹缝,凹缝不少于2cm。
6、试验
M10砂浆每100方做一组实验,一组3块,尺寸为70.7*70.7*70.7mm。
二、注意事项:
(1)人、材、机要统一协调,严格按照要求分层分段施工,严禁上下作业,防止滚石落下伤人。
(2)砌筑过程中要安全施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排除一切安全隐患。
(3)进入施工现场所有作业人员佩戴好安全帽,不得穿拖鞋、短裤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酒后作业。
(4)所有作业人员上岗前接受安全技术交底、熟悉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5)石料的质量和规格及砂浆所用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按规定配合比施工。
(6)砌筑应分层错缝,浆砌时坐浆挤紧,嵌填饱满密实,不得有空洞;干砌时不得松动、叠砌和浮塞。
(7)作业人员在搬运石头的时候应注意安全,防止搬运石头砸伤脚,并注意滚石危险。
(8)遇雨天应做好防雨准备,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防止坍塌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