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路桥工程 » 路基路面
路基工程素土挤密桩工艺性试桩总结13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13-07-29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37 K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gc5.com
路基工程素土挤密桩工艺性试桩总结13p
    2. 2试桩布置原则及加固机理
    (1)试桩布置原则
   为复核地质资料及设备、工艺等是否适宜,保证素土挤密桩的质量,我部采用先打试桩以确定施工参数的方法。试桩共三根,采用正三角形布置,桩孔直径为40cm,桩间距80cm,桩长8.7m。填料为素土,采用小型装载机铲上土后,倒入自动夯填机料斗中,通过输送皮带将土均匀输送到已打好的桩孔内,每次回填量为0.12~0.15m3,约1 M深,由夹杆式夯锤均匀进行夯实,夯锤锤击次数为每回填1 M时为22~25次,听到清脆的锤声,方进行上一层填料夯实,以此顺序,逐层进行填土、夯实,只至桩顶。基础面以上预留0.7m厚的土层,待施工结束后,将表层挤松的土层挖除后碾压密实。
    (2)素土挤密桩加固机理
   1、通过挤密作用提高桩间(周)地基土的密实度。未处理的地基土孔隙率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湿陷性高,打入土挤密桩后,桩体周围土密度增加、孔隙率减少、压缩性降低、承载力提高、抗剪强度增大、湿陷性降低或消失。
   2、通过地基土的挤密,提高了地基土的隔水性。欠密实的湿陷性黄土,,浸水渗透很快,渗水速度可以达到每昼夜几十厘米到几米。经挤密处理后,防水隔水性能明显增强,使地基土成为不透水或弱透水的,下卧层的未处理土层不会自上向下浸水,这对湿陷性黄土尤其重要。
   3、通过桩孔内土料的夯填,使挤密地基承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