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路桥工程 » 路基路面
盐渍土路基质量控制施工方案13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13-06-01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55 K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gc5.com
盐渍土路基质量控制施工方案13p
   高速公路的修建能够落实天津市“双港双城”的城市空间战略,能够强化新区各个功能区之间的联系,实现各个功能区互补。
   本工程全线位于塘沽,本线第4标段:起始桩号K41+000,终止桩号K43+700,约2.7km。段内路基大部位于盐池内。
二、自然地理情况
(一)地形、地貌
   天津市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东临渤海,北依燕山,与河北省、北京市为邻,地理坐标北纬38°33′57″~40°14′57″,东经116°42′05″~118°03′31″,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
   天津市地势总轮廓,从蓟县北部山区向南逐级下降,西部从武清县永定新河冲积扇下部向东缓慢倾斜,南部从静海县子牙河、南运河向海河口逐渐降低,地貌形态似簸箕形。
(二)区域地质稳定评价
   拟建工程位于华北准地台北缘,属华北断裂北端,基地构造主要为沧县隆起、黄骅拗陷,基底构造复杂,活动断裂发育。
(三)水文地质评价
   1、场地环境类型
   场地环境类型为II类
   2、地下水类型及其特征
拟建工程沿线浅层地下水为第四系潜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勘察期间地下水位埋深为0.50~1.90米,相当于标高0.30-3.09米。
   3、水质侵蚀性评价
   拟建场区的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存在结晶类腐蚀,腐蚀等级为强腐蚀;同时存在结晶分解复合类腐蚀,腐蚀等级为严重腐蚀,综合评价为严重腐蚀,应该采取特种防护。
(四)气候特征
   天津位于北半球暖温带,中纬度欧亚大陆东岸,夏受海洋之惠,冬获内陆补偿,四季分明,介于大陆性与海洋性气候的过渡带上。冬季蒙古冷高气压控制盛行西北风;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左右而多偏南风。天津气候类型属于暖温半湿润季风气候。
   本区域主要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气候特征: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湿暖适中,冬季寒冷少雪。
三、盐渍土路基工程施工要求
1、横断面布置
本标段主线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路基总宽度36m。
路基按整体式断面设计:0.75m(土路肩)+3.75m(硬路肩)+3×3.75m(车行道)+0.75m(左侧路缘带)+3.0m(中央分隔带)+0.75m(右侧路缘带)+3×3.75m(车行道)+3.75m(硬路肩)+0.75m(土路肩)。
2、盐池段路基施工
(1)路床处理
为确保路床使用年限内能够提供足够的承载力,避免雨水下渗造成路床湿软,同时确保路床填料最小强度CBR达到设计要求,路床顶部以下60cm范围内采用3层20cm的水泥石灰土(3:6:91)进行处理,水泥石灰土7d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为1.0Mpa。
为保证边坡植草成活率,路床水泥石灰土外应保留50cm的素土包边。
(2)盐池段路基处理
路线穿越大面积池塘及大型沟渠处应先打坝、抽水、清淤、整平后铺设一层竹笆,其上填筑50cm山皮土垫层。填筑路基时,盐池(大型沟渠)边坡应开蹬成台阶状,蹬高0.5m,蹬高1.0m,开蹬处铺设2.0m宽凸结点塑料土工格栅。土工格栅由山皮土垫层顶面起,铺设至周边地面等高时,然后沿新老地基相接处铺设10m宽凸结点塑料土工格栅(新老地基范围内各5m)。当既有地基宽度不足5.5m时,以距坡脚不小于0.5m控制实际铺设宽度。
   路线经大面积盐池时,应将各池塘间堤埝铲平后再进行填筑山皮土垫层、铺设格栅等工作,以确保路基整体性良好。
   工程范围内既有小型沟渠应清淤、晾晒处理后再回填。回填材料原则上采用素土,分层夯实至原地面。雨季施工或工期不能满足时,可采用6%戗灰处理或换填40cm山皮土垫层,以加快工程进度。本标段均处于大面积盐池内,除桥头外均采用盐池段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局部路段经过盐场蒸发区内的盐沟,盐沟水深较深,清淤之后铺设一层竹笆,其上填筑1.5m山皮土。
   旧有路基旁打坝排水清淤之后先进行晾晒待原有路基内积聚水分渗透稳定后再进行施工,以防止旧路基在渗水压力和施工的扰动下发生失稳现象。
3、盐池段路基施工注意事项
(1)路基必须分层填筑碾压。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不宜超过20cm,路床顶面最后一层压实厚度为20cm(遇特殊情况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最小压实厚度不得小于10cm)。
(2)含水量应控制在压实最佳含水量±2%以内。
(3)路基填筑宽度每侧应宽出填筑层设计宽度30cm,压实宽度不小于设计宽度,最后削坡。严禁路基填土宽度不足时路基和边坡采用浮土帮宽,或自上而下倒土,松坡拍平。
(4)路基表面应具有2%~4%横坡,防止积水。为避免路基边坡被雨水冲刷,路基填筑过程中科设置临时挡水埝和排水设施。
(5)征地边线两侧各10m范围内禁止集中取土。
(6)路基填筑范围严禁作为施工辅道使用。
(7)路床填料应均匀密实,路床顶面横坡应与路拱横坡(或超高)一致。
4、路基预压
   盐池段路基6%戗灰土填筑至路床顶标高以下50cm后(考虑施工期间的沉降进行预抛高10cm),填筑40cm水泥石灰土,填筑83cm素土预压土进行预压,预压期应不小于6个月。预压土方应做一般压实处理(压实度不小于85%),并确保表面平整,碾压目的为防止雨水冲刷破坏与增加土方容重。
(1)、桥头预压
   桥头两侧路基采用超载预压措施,预压期应不小于6个月。
   超载预压范围与桥头两侧密集段深层地基处理范围保持一致。
   桥头密集段超载预压土方高程=设计路面高程+1.5m(路基填筑至路床顶标高以下10cm后,填筑2.33m素土预压土,预压期路基沉降会导致水泥石灰土底面高程下降,因此对戗灰土以及40cm水泥石灰土顶面预抛高10cm)。
   桥头过渡段预压土方厚度由桥头密集段2.43m超载预压过渡到83cm欠载预压。
   (2)、路基预压
   路基超载预压土方应做到一般压实处理(压实度不小于85%),并确保表面平整,严禁松堆。
   路基预压期不得少于6个月,并须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沉降和侧向位移观测,预压期内前二个月必须每周观测一次,以后每两周观测一次。
   预压路基满足以下条件时方可卸载:
   (1)预压期达到或超过6个月。
   (2)预压期内后二个月中,连续四次沉降观测的每次沉降值均<2.5mm。
   预压期结束后,复测标高,开挖至水泥石灰土层顶,必须保证预压土(素土)完全清除,不得有预压土夹层。先对开挖后的路基顶面进行重新碾压密实,压实度≥96%;然后施做最后一步20cm厚的水泥石灰土(3:6:91)至路床顶部。根据施工期间的沉降数值,水泥石灰土厚度可适当调整,最小压实厚度为1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