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地貌为丘陵缓坡及丘间谷地区,地形起伏较大,丘间谷地地形平缓,此搅拌桩段位水塘,水塘平均深度为6.4米。地质为淤泥、粉质粘土,软塑Ⅱ级,黏土褐红色,硬塑Ⅲ级,砂岩褐红色,全风化Ⅲ级,砂岩褐红色,强风化Ⅳ级。DK100+282.27~DK100+350段基地采用搅拌桩加固,桩径0.5米。桩间距为1.3米。正三角形布置,桩长6.8米~10.5米。桩顶为0.5米砂砾石垫层,中间夹一层土工格栅,其抗拉强度不小于50KN/m,具体布置见附表--DK100+282.27~DK100+350搅拌桩布置图”。
2. 主要分项工程工序施工方案
开工前应排水疏干水塘地表水,清除杂草、垃圾、淤泥等。并回填50cm素土,压实整理平顺。钻机就位后测量放样。
水泥搅拌桩采用普通PO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1,在施工中严格控制水灰比,在制作水泥浆时可适当加入石膏等外加剂,每米喷浆重不小于75kg。在机具下沉搅拌中遇有硬土阻力较大时,增加搅拌机自重或适量冲水,然后启动加压装置加压搅拌钻进。当水泥浆液到达出浆口后,持继喷浆搅拌30s,使水泥浆与桩端土充分搅拌,然后再开始提升。保持桩机与灰浆搅拌操作人员的密切联系,保证喷浆时连续供浆。因故暂停时在断浆面下重复搭接0.5m。接桩间隔大于24小时重新施打。
配备专人详细记录搅拌桩机下沉或提升每米时间、供浆与停浆时间、钻进深度等。
2.1施工工序
整平原地面→钻机定位→钻杆下沉钻进→制浆自桩底开始喷浆→强制搅拌上升→至地面下0.3m后下沉复拌→提杆出孔→钻机移位→水泥土回填地面下0.3m捣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