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路桥工程 » 路基路面
软基处理施工方案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12-08-24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437 K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gc5.com
软基处理施工方案
高速XX段土建第1合同段,全长11.6km,起讫里程K45+900~K53+500。本合同段是涵盖路基、桥梁、隧道、互通区、停车区、通涵、人行天桥以及防护排水的综合性工程。
路线经过的丘间凹谷及缓坡地带分布的水田、水塘,由于长期积水,水田、水塘中的低液限粘性土一般呈软塑~流塑状,含水量高,压缩性大,形成高压缩性饱和粘性土,具有高压缩性、高孔隙比、高含水量特征。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差,其强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填筑路堤易产生沉降和变形破坏,为软弱路基。
路线通过的丘间宽缓谷地及缓坡地带多为水田、水塘,软弱地基路段较多,采用钻探、螺纹钻、静探揭露,软弱路基段土体厚度普遍较大,主要为残坡积成因,宽缓沟谷地段土体厚度多大于2m,最厚达9m左右,缓坡地带土体厚度相对较薄,一般厚0~1m。
根据现场勘探情况及静探测试成果,软弱路基段土体表层存在流塑~软塑软弱土层,厚薄不一,下部土体力学性质未呈现随深度增加而力学性增强的趋势,多为软硬相间或下部土体较软弱。据钻探及静探测试成果判断,深部土体也存在软塑状。
室内试验结果表明,除水田、水塘表层0.5~1m的淤泥或淤泥质土层外,下部土层天然含水量无大于液限的,不属软土。土体含水量无明显规律性,未呈现随深度增加而含水量增加或降低的趋势。
综上,路线区软弱路基段土体除水田、水塘表层0.5~1m的淤泥或淤泥质土层,其余土体均不属软土。软弱路基段土体含水量及力学性质与深度无明显规律性,无明显线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