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第T15标段,LK22+372坳背大桥右侧900m与县道(X796)左侧交汇处,为3号拌合站所在位置。
3、 编制原则
3.1全面响应和符合施工招标书的原则
严格按照施工招标书规定的编制范围、内容、技术要求和规定格式进行编制。
遵守招标文件中的安全、质量、工期、环保、文明施工等的规定及铁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条件、合同协议条款及补充协议内容。
3.2以建设一流的高速公路,打造高速精品工程为指导思想的原则。
以“精干的组织、先进的技术、可靠的管理、有力的保障”,确保本工程“按期、优质、低耗”的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
3.3坚持科学性、先进性、经济性、合理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
结合本标工程特点,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采用科学的组织方法,合理地安排施工顺序、优化施工方案。做好劳动力、物资、机械的合理配置,推广“四新”技术,采用国内外可靠、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力求施工方案的适用性、先进性相结合,做到施工方案科学合理、技术先进,确保实现设计目标。
3.4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
高速公路要求工程达到平顺性、稳定性和耐久性,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确保质量目标,制定创优规划,执行ISO9001质量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确保每个检验批、分项工程的质量达到优质工程的要求,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保证实现国际一流的目标。
3.5保证工期的原则
本项目工程工期紧,质量标准高,工程规模大,特别是桥梁下部施工任务的完成,对后续架梁工程影响大,必须保证足够的技术装备和人员投入,采用机械化施工,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合理安排人员、材料和机械设备,优化资源配置。充分考虑气候、季节及交叉施工作业对工期的影响,采取相应措施,以一流的管理,确保合同工期。
3.6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综合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和专用设备的优势,综合管理,合理调配,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科学安排各项施工程序,突出重点项目和关键工序,整个工程统筹组织,超前计划,合理安排工序衔接。运用网络施工管理技术,
组织连续、均衡、有序地施工。
3.7实现专业化、工厂化施工的原则
建立混凝土搅拌站、级配碎石拌和站、改良土拌和站,改传统的分散流动性施工为专业化、工厂化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3.8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原则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采用先进可靠的安全预防措施,确保施工生产和人身安全。
3.9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原则
实行文明施工,重视环境保护,珍惜土地,合理利用,严格执行GB/T2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严格遵照国家环保政策和建设单位对本工程环境保护的要求,精心组织、严格管理、文明施工,在方案的编制上力争把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并制定出详细的文明施工和环保措施,争创“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
4、标准化拌合站
为保证高速公路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促进高速公路技术进步,推进高速公路标准化建设管理,全面落实“六位一体”管理要求,又好又快地建设广乐高速公路,努力打造精品工程、安全工程。
4.1拌合站选址和规划标准
本标段第3拌合站所选位置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十里亭镇坳背村LK22+372坳背大桥及路基主线右侧,此位置地势比较开阔、交通方便、水电量充足,距坳背大桥(LK22+311~LK22+431)、坳背中桥(LK22+875~LK22+950)、良村互通主线桥(LK23+278.9~LK23+338.9)、龙颈凹1号大桥(LK24+165~LK24+515)较近,砼用量也比较集中。
依据现场实际地形进行合理规划,修筑2.5米的隔离墙进行全封闭管理,围墙坚实、稳固、整齐美观。出入口及大门设置了广乐高速公路《现场安全文明管理标准》相关标准。
厂内划分出办公区、生活区、搅拌作业区、材料计量区、材料库及运输车辆停放区。各区分开,合理布局,划分清楚,环境整洁。拌合站车辆运输场地出入口设置清洗区对车辆进行清洗。拌合站内设置分实验室,分实验室按标准化进行建设。
4.1.1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
拌合站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结合工程实际需要,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设站长1人,副站长2人,技术主管1人,技术员2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