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柱頭節塊之施工作業
橋墩與上部結構的預力箱型梁橋面連結之部份稱為柱頭節塊。由於柱頭節塊為上部結構之開端,並作為施工初期工作車之基地及組立使用,故必須利用支撐架來施工,若使用固定於墩柱上之托架作為支撐來施工,則可省卻由地面搭設支撐架之不便及較高之成本,且工期及安全性亦較佳。當柱頭節塊完工且混凝土強度達施預力時之混凝土抗壓強度時,預力鋼腱才可施加預力,在預力鋼腱施完預力後,方可拆除柱頭節塊的支撐架。
柱頭節塊之兩側為懸臂部份,因高度甚高,高空作業費時,危險度高,作業困難,因此,如採用預先組立完成柱頭節塊後再行吊裝,即可減少於高空作業之困難度。一個柱頭節塊平均約有400立方公尺的混凝土,即約1000噸以上的重量,在這樣大的重量下,不論是以托架或是以就地支撐的方法來支撐這個柱頭節塊,危險性都蠻高的。若是柱頭節塊的長度能夠縮短,則柱頭節塊之支撐施作容易,施工較為快速,安全性亦提高,且支撐構件材料可減少很多,不過在架設工作車時,因為此時柱頭節塊上的工作範圍較小,故於高空吊裝作業時,應更注意施工安全。而柱頭節塊的長度是隨著施工方式及工作車的型式不同而改變,一般而言,平衡施工法所需之柱頭節塊長度大於不平衡施工法,但是即使是採用平衡施工法,所需之柱頭節塊長度亦可小至6公尺,惟工作車初期組立操作較為複雜,且危險性較高,故採用案例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