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合同段设隧道一座为隧道,隧道为上下行的四车道高速公路联拱隧道,起讫桩号K22+120~K22+615,全长495m,进口设计高程1020.42m,设计纵坡-1.6%。
2、隧道位于构造剥蚀低山地形地貌区。隧道区域岩性上部为黄褐色残坡积碎石土,厚度1~4m;出口端为褐红、紫红、灰白色亚粘土含碎石,呈可~硬塑状,厚度3~6m;下伏基岩为紫红、褐红色泥岩、泥质粉砂岩互层夹泥灰岩分布。
3、隧道地下水类型为基岩裂隙水,富水性中等,主要受季节性补给,随着季节的变化,在隧道开挖后,局部可出现季节性的滴水或涌水。
4、隧道围岩以全~强风化基岩为主,VS=300~1500m/s,VP=800~2500m/s。在隧道中段设计线以上有薄层弱风化基岩发育,VS>1500m/s,VP=3500~4100m/s。岩石节理裂隙很发育,岩层破碎,为Ⅱ类围岩,易坍塌,处理不当会出现大坍塌,侧壁经常小坍塌,浅埋时易出现地表下沉或坍至地表。进口端K22+190~+250段,路中线右侧斜坡陡,右侧保护土层薄,洞室开挖时,此段会出现偏压,导致洞室破坏、冒顶。出口端开挖时,上部土体易产生工程滑坡。
5、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高速公路;
(2)设计行车速度:60km/h;
(3)行车道宽度:8m;
(4)隧道建筑限界:行车道宽度为8m米,两侧余宽为0.5米,路面横坡为4%;
6、隧道结构设计
隧道结构按新奥法原理进行设计施工,采用锚杆、喷射混凝土、钢筋网、钢格栅、注水泥浆液等初期支护,并辅以超前锚杆、长管棚、注浆小导管等超前支护措施,内层用模注砼作为二次衬砌的复合式衬砌形式。25号模注砼全部采用抗渗砼、添加HEA混凝土防水剂,抗渗标号不低于设计规范要求。在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设置PVC-P复合式防水板,并设有纵向及环向排水管组成的防排水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