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部分设计
1 设计原始资料1
1.1 设计原始资料1
1.1.1 地形、地貌1
1.1.2 地质、地震、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1
1.1.3 沿线筑路材料、水、电等建设条件3
1.1.4 交通量资料4
1.2 设计依据4
2 路线设计5
2.1 道路技术等级确定5
2.2 路线方案的拟定与比选5
2.2.1 选线原则5
2.2.2 山岭区选线要点. 6
2.2.3 平面设计技术指标的确定6
2.2.4 路线方案拟定与比选8
2.3 道路技术标准确定9
2.4 道路平面设计.12
2.4.1 道路平面线性相关概念与要求.12
2.4.2 平曲线设计逐桩坐标表.14
2.5 道路纵断面设计.16
2.5.1 纵断面设计原则.16
2.5.2 平总组合设计 16
2.5.3 最小填土高度的确定.17
2.5.4 桥梁、通道控制标高的确定.17
2.5.5 道路破长及坡度确定.17
3 道路横断面设计和路基设计.21
3.1 横断面布置及加宽、超高.21
3.1.1 横断面布置.21
3.1.2 路拱横坡.21
3.1.3 超高及加宽.21
3.1.4 中央分隔带形式及开口.21
3.2 路基设计.22
3.2.1 一般路基设计.22
3.2.2 路基压实标准与压实度.24
3.2.3 路基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25
4 路面结构设计.26
4.1 路面类型及结构层组合.26
4.1.1 设计原则.26
4.1.2 路面类型确定.26
4.1.3 标准轴载及轴载换算.27
4.1.4 路面结构层组合.30
4.2 路面结构层组成设计.31
4.2.1 基层组成设计.31
4.2.2 面层组合设计.33
4.3 路面结构层厚度确定.36
4.3.1 确定土基回弹模量.36
4.3.2 拟定路面结构及参数.36
4.3.3 计算设计弯沉.36
4.3.4 计算容许弯拉应力.37
4.3.5 按容许弯沉计算路面厚度.38
4.3.6 验算弯拉应力.39
4.4 路面施工要求.41
4.4.1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要求.41
4.4.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要求.41
4.4.3 二灰土底基层施工要求.42
4.4.4 路面施工步骤及施工工艺.42
5 道路排水设计及桥涵方案设计.45
5.1 道路排水设计.45
5.1.1 路基排水目的和要求.45
5.1.2 路基排水设计一般原则.45
5.1.3 排水系统设计.46
5.1.4 排水结构物设计.46
5.2 桥涵方案设计.50
5.2.1 桥涵设计的基本要求.50
5.2.2 方案设计.51
6 道路工程量计算.52
6.1 路基土石方量计算.52
6.2 路面工程量计算.53
专题设计部分
1 概述.55
2 路面快速养护维修主要技术.55
2.1 微表处技术.55
2.1.1 应用情况.56
2.1.2 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56
2.1.3 施工准备.58
2.1.4 施工工艺.59
2.1.5 施工过程检验要求.59
2.1.6 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59
2.2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60
2.2.1 技术特点及适用要求.60
2.2.2 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工艺.61
2.2.3 施工质量的保证措施.62
2.3 超薄磨耗层.62
2.3.1 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级配.63
2.3.2 超薄磨耗层的技术要求.64
2.3.3 超薄磨耗层的应用.65
3 工程实例.65
3.1 微表处技术在沪嘉高速公路快速养护中的应用.65
3.1.1 路段概况.65
3.1.2 路面治理技术措施.66
3.1.3 微表处应用情况.66
3.1.4 结论.66
3.2 就地热再生技术在沪宁高速公路上的应用.66
3.2.1 再生前修复工作.66
3.2.2 就地热再生过程.67
3.2.3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67
3.2.4 现场质量控制.67
3.2.5 施工总结.67
3.3 超薄磨耗层的应用实例.68
4 结语.68
参考文献.69
英文翻译部分
英语原文. 70
中文译文 73
致谢.75
路线区位于南秦岭东段山区,北部为中低山,南部为低山丘陵和河谷阶地,地势总体北高南低,地形起伏较大,海拔在650-1460m之间,相对高差约800m。地貌单元可划分为流水切割褶皱-断块中山地貌,流水侵蚀、剥蚀-断块低山地貌,剥蚀低山-丘陵地貌和河谷阶地地貌四种类型。
流水切割褶皱-断块中山地貌单元位于杨岩至下官坊段,山脊线连续,山坡多为陡坡,沟谷狭窄,多呈V型,局部呈U型,海拔820-1460m,相对高差350-500m;流水侵蚀、剥蚀-断块低山地貌单元位于下官坊至王家坪段,山坡多为陡坡和中坡,沟谷较狭窄,多呈U型,海拔680-1300m,相对高差280-350m;剥蚀低山-丘陵地貌单元位于王家坪至高家村段,山岭低缓,山坡多为缓坡,沟谷呈U型,海拔670-880m,相对高差110-220m;河谷阶地地貌单元位于高家村至赵家村段,地形开阔平缓,河床较宽,一、二级阶地发育,海拔650-780m,相对高差20-3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