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四年的大学本科学习,桥梁专业的学生已经达到了进行桥梁勘察、设计、施工及结构受力分析基本训练的目的,进行毕业设计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本科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2) 培养本科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分析及设计的能力;(3)进一步训练学生熟练运用国家及行业技术规范的能力;(4)通过对桥梁工程各个方面(包括结构分析、设计、计算机绘图和软件编制等)的进一步学习和训练,为毕业后走向社会,尽快适应新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5)进一步培养本科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	选题
1.	工程背景
灰条沟大桥位于丹拉国道主干线(GZ25)刘寨柯至白银高速公路K1486+313处,路线跨越河谷,沟宽24m,沟深12m,具体资料见图纸。
2.设计资料
(1)设计荷载标准:公路Ⅰ级。
(2)地震烈度:8度。
(3)本设计主要完成6 4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
3.设计标准、规范及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6)《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7)《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JTJ074-94)
(8)灰条沟大桥主桥上下部施工图设计及桥址平、纵断面图、工程地质及相关资料
4.设计任务及步骤
(1)实地调查设计资料,查阅和收集有关设计信息资料,桥址处实地考察和调查。
(2)学习有关设计和计算理论,熟悉桥梁设计的相关规范条文和技术规定。
(3)翻译一篇与本毕业设计(论文)相关的外文参考文献(不少于5000字符)。
(4)根据地质水文资料,进行桥式方案的比选,拟定桥跨布置图,估算各桥式方案的工程数量。比选时应综合考虑技术经济、施工技术等各个方面。
(5)桥梁下部结构设计(包括基
目   录
第一章  方案比选……………………………………………………………………………1
第二章  桥墩设计  …………………………………………………………………………6
第一节  活载计算  ……………………………………………………………………6
一 活载横向分布系数   …………………………………………………………6
二 汽车顺桥行驶  ………………………………………………………………9
三 活载横向分布后个梁支点反力………………………………………………10
第二节  横载活载反力汇总   ………………………………………………………12
一 冲击系数计算  ………………………………………………………………12
第三节  双柱反力 的计算…………………………………………………………14
第四节  盖梁各截面内力的计算 ……………………………………………………15
一 盖梁内力及自重的计算………………………………………………………15             
二 弯矩计算………………………………………………………………………16
第五节 盖梁配筋设计…………………………………………………………………19                                                     
一 3—3、5—5截面纵向受拉钢筋计算…………………………………………19                                 
二 复核截面尺寸…………………………………………………………………19                                                    
三 验算是否需要按计算配置腹筋………………………………………………19                                       
四 计算腹筋………………………………………………………………………20                                                          
第六节 各墩水平力计算………………………………………………………………22                                                     
一 抗推刚度的计算………………………………………………………………22                                                  
二 桥墩台刚度计算………………………………………………………………22                                                       
三 制动力计算……………………………………………………………………23                                                      
四 制动力分配  …………………………………………………………………23                                                         
五 温度影响力分配  ……………………………………………………………24                                                  
六 各墩台水平力汇总……………………………………………………………24                                                 
第七节 墩柱荷载计算…………………………………………………………………25                                                   
一 恒载计算    …………………………………………………………………25                                                       
二 活载计算  ……………………………………………………………………25                                                       
三 双柱反力横向分布计算  ……………………………………………………25                                       
四 活载内力计算统计  …………………………………………………………26                                                            
五  墩柱强度验算 ………………………………………………………………26                                                                  
第八节 墩柱配筋计算  ………………………………………………………………28                                                 
一 选配柱中纵向钢筋……………………………………………………………29                                               
二 计算螺旋箍筋  ………………………………………………………………29                                                 
三 检查适用条件  ………………………………………………………………29                                                  
第三章 桩基设计    ………………………………………………………………………31                                                         
第一节 桩基基本资料…………………………………………………………………31                                                      
第二节 计算承台位移…………………………………………………………………32                               
一 桩的计算宽度  ………………………………………………………………32                                            
二 变形系数的计算………………………………………………………………32                           
三 计算  ………………………………………………………………………32                             
四 计算 、 、    …………………………………………………………33                                       
五 承台位移 、 、    ………………………………………………………33                                             
第三节  桩内力计算   ………………………………………………………………34                                                    
一 桩顶内力计算  ………………………………………………………………34                                                       
二 计算桩身弯矩    ……………………………………………………………34                                                     
第四节  桩基配筋计算     …………………………………………………………36                                                
一 确定稳定系数 ,求    …………………………………………………36                                              
二  选配钢筋 ……………………………………………………………………36                                                          
第四章  桥台设计   ………………………………………………………………………37                                                           
第一节  垂直荷载计算   ……………………………………………………………37                                                     
一 恒载及自重计算  ……………………………………………………………37                                                         
二 上部结构恒载产生的弯矩……………………………………………………37                                               
三 恒载对各截面产生的垂直力及弯矩…………………………………………38                                           
四 活载反力对台墙产生的反力  ………………………………………………39                                          
第二节  水平力计算 …………………………………………………………………40                                       
一 台后填土自重引起的土压力  ………………………………………………40                                        
二 各部分土压力计算          ………………………………………………40                                         
三 各截面上压力总和及其产生的弯矩  ………………………………………41                                    
四 单位土压力q的计算    ……………………………………………………41                                                
五 各部分水平土压力计算    …………………………………………………42                                            
六 对各截面水平土压力的总和和弯矩的计算…………………………………43                                      
七 支座摩阻力  …………………………………………………………………43                                                
第三节  内力汇总及组合表 …………………………………………………………44                                                
一 Ⅰ—Ⅰ截面内力组合表………………………………………………………44                                               
二 Ⅱ—Ⅱ截面内力组合表………………………………………………………45                                           
三 Ⅲ—Ⅲ截面内力组合表  ……………………………………………………46                                              
第四节  桥台配筋计算 ………………………………………………………………46                                                     
一 计算 和 ,判别大小偏心 …………………………………………………47                                          
二 计算    ……………………………………………………………………47                                                             
三 计算     ……………………………………………………………………47                                                       
四 选配钢筋    …………………………………………………………………47结  论   ………………………………………………………………………………49      致  谢  ………………………………………………………………………50           参考文献 ……………………………………………………………………………………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