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楼采用多层框架结构,为永久性建筑。
该楼总建筑面积为8000㎡,拟建位置另行给定,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根据城市城市规划.建筑规模和要求以及现有的气象条件(气温.相对湿度.主导风向.基本雪压).
工程场地地质条件.及材料供应和施工条件进行设计。西城区办公楼由主楼和会议中心两部分组成,主体结构为7层,内外装修均为一般装修。
近年来框架结构在世界各地又有了很大的发展,许多城市普遍兴建了包括商场、住宅、旅馆、办公楼和多功能建筑等各种类型的框架建筑。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参加或从事框架结构设计已成为必须面对的现实之一。
通过毕业设计对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做一个系统的总结和应用,通过自己对在熟悉任务书的基础上参观、比较同类建筑,查阅、搜集有关设计资料使我的所学的知识得以综合的应用,提高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对所学过的知识得以系统的深化。并培养我独立解决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的内容和步骤,及掌握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绘制的方法,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毕业前半年的最后学习和综合训练的实践性学习环节,是学习深化、拓宽、综合教学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所以我们每一个毕业生都应该认真的努力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使自己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前 言 1
第1章 工程概况 2
第2章 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4
§2.1结构布置及梁,柱截面尺寸的初选 4
§2.1.1梁柱截面尺寸初选 4
§2.1.2结构布置 4
§2.2框架计算简图及梁柱线刚度 6
§2.2.1确定框架计算简图 6
§2.2.2框架梁柱的线刚度计算 8
第3章 荷载计算 8
§ 3.1荷载计算 8
§3.1.1 屋面及楼面恒荷载计算 9
§3.1.2 屋面及楼面活荷载计算 9
§3.1.3 梁,柱,墙,门窗重力荷载的计算 9
第4章 框架梁柱的线刚度计算 12
§4.1框架梁柱的线刚度计算 12
§4.1.1 框架梁柱的线刚度计算 13
§4.1,2 梁柱的线平均刚度比 13
第5章 横向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计算 16
§5.1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16
§5.1.1墙自重 16
§5.1.2梁,柱,墙,板,门窗重力荷载标准值 19
§5.1.3集中与各楼层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21
§5.2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合侧移的计算 23
§5.2.1横向自振周期 23
§5.2.2水平地震作用 26
§5.2.3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33
§5.3横向凤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和侧移计算 33
§5.3.1凤荷载标准值 33
§5.3.2风荷载作用下的水平位移验算 35
§5.3.2凤荷载作用下的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 35
第6章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42
§6.1框架结构的荷载计算 42
§6.2.1板传荷载计算 42
§6.2恒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 45
§6.2.1恒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弯矩计算 49
§6.3活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 55
§6.3.1活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 55
§6.3.2活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计算 55
第7章 框架结构的内力组合 64
§7.1框架结构梁内力组合 64
§7.1.1框架结构梁的内力组合 64
§7.1.2梁端弯矩控制值 74
§7.1.3梁端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调整 86
§7.2框架结构柱的内力组合 86
§7.2.1框架结构柱的内力组合 86
§7.2.2柱端弯矩设计值调整 102
§7.2.3柱端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调整 104
第8章 框架柱正、斜截面配筋计算 105
§8.1框架柱的截面设计 105
§8.1.1框架柱截面设计 105
§8.1.2柱斜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119
§8.2框架梁的正,斜截面配筋计算 119
§8.2.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119
§8.2.2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128
第9章板配筋计算 130
§9.1板的配筋 130
§9.1.1设计资料 130
§9.1.2荷载计算 130
§9.1.3板的计算 130
第10章 楼梯计算 138
§10.1楼梯的设计 138
§10.1.1楼梯设计资料 138
§10.2踏步板(TB-1)计算 138
§10.2.1荷载计算 139
§10.2.2斜截面内力计算 140
§10.2.3截面承载力计算 140
§10.3楼梯斜梁 (TL-1) 计算 140
§10.3.1荷载计算 140
§10.3.2斜截面内力计算 141
§10.3.3截面承载力计算 141
§10.4休息平台(PB-2)计算 142
§10.4.1荷载计算 142
§10.4.2平台板弯矩计算 142
§10.4.3平台板配筋计算 142
§10.5平台梁计算 143
§10.5.1荷载计算 143
§10.5.2内力计算 144
§10.5.3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146
第11章 基础配筋计算 146
§11.1桩基础的设计及验算 147
§11.1.1桩设计资料 147
§11.1.2确定桩的规格数量及初定承台的尺寸 147
§11.1.3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147
§11.1.4确定桩的数量 147
§11.1.5桩承台的设计 147
§11.1.6单桩承载力的验算 147
§11.1.7偏心荷载验算 147
§11.1.8楼梯设计资料 148
§11.2承台的结构计算 149
§11.2.1承台高度验算 149
§11.2.2柱对承台的冲切验算 149
§11.2.3角柱对承台的冲切验算 150
§11.2.4承台抗剪承载力验算 150
§11.3基础配筋计算 150
§11.3.1承台配筋 150
§11.3.2桩身配筋 151
§11.4中桩基础的设计 152
§11.4.1桩设计资料 152
§11.4.2确定桩的规格数量及初定承台的尺寸 152
§11.4.3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152
§11.4.4确定桩的数量 154
§11.4.5桩承台的设计 154
§11.4.6单桩承载力的验算 154
§11.4.7偏心荷载验算 154
§11.5中桩承台的结构计算 155
§11.5.1承台高度验算 155
§11.5.2柱对承台的冲切验算 155
§11.5.3角柱对承台的冲切验算 155
§11.5.4承台抗剪承载力验算 155
§11.6基础配筋计算 156
§11.6.1承台配筋 156
§11.6.2桩身配筋 157
第12章 结论 158
参考文献 160
致 谢 161
外文资料译文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