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结构工程 » 结构施工
幕墙钢构架工程施工方案12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14-12-26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16 KB
  • 资料分类:结构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gc5.com
幕墙钢构架工程施工方案12p
1、钢构架制作施工工艺
1.1 施工准备
1.1.1 技术准备
(1)图纸会审:进行图纸会审,与甲方、设计人员、监理充分沟通,了解设计意图。
(2)审核施工图:根据工地现场的实际起重能力和运输条件,核对施工图中钢
结构的分段是否满足要求;工地的工艺条件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
(3)详图设计:根据设计文件进行构件详图设计,以便于加工制作和安装。
(4)加工方案:钢结构的加工工艺方案,由制造单位根据施工图及合同对钢结构质量、工期的要求编制,并经公司总工程师审核,经发包单位代表或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根据构件特点和工地实际情况,为保证产品质量和操作方便,应适当设计制作部分
工装夹具。
(5)组织必要的工艺实验,如焊接工艺评定等试验。
(6)编制材料采购计划。

1.2 材料和质量要点
1.2.1 材料的关键要求
(1)钢结构使用的钢材、焊接材料、涂装材料和紧固件等应具有质量证明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标准的规定。
(2)进场的原材料,除必须有生产厂的出厂质量证明书外,并应按合同要求和有关现行标准在甲方、监理的见证下,进行现场见证取样、送样、检验和验收,做好检查记录。并
向甲方和监理提供检验报告。
(3)钢结构工程的材料代用,一般是以高强度材料代替低强度材料,以厚代薄。
(4)钢结构工程使用的钢材,必须按要求进行力学性能实验,其检验项目应根据钢材材质进行确定,对于B、C、D 三级的钢材应按要求进行冲击实验。
(5)高强度螺栓应按要求进行预拉力试验。
1.2.2技术关键要求
(1)放样、号料应根据加工要求增加加工余量。
(2)制孔应注意控制孔位和垂直度。
(3)装配工序应根据构件特点制定相应的装配工艺及工装胎具。
(4)焊接工序应严格控制焊接变形。
1.2.3质量关键要求
(1)样板、样杆应经质量检验员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料。
(2)大批量制孔时,应采用钻模制孔。钻模应经质量检验员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3)装配完成的构件应经质量检验员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焊接。
(4)焊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要求控制相关焊接参数,并随时检查构件的变形情况;如出现问题,应及时调整焊接工艺。
1.2.4职业健康安全关键要求
(1)建立各设备及工序的安全操作规程,并配备专职安全检验员,随时检查。发现问
题,及时整改。
(2)定期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安全大检查。
1.2.5环境关键要求
(1)所有原材料及工程剩余材料应堆放整齐,不得随意乱放。
(2)应划分原材料和成品区域,不得混放。

2、钢构架安装施工工艺
2.1 施工准备
钢构架安装工程施工准备阶段主要内容有:技术准备、机具设备准备、材料准备、作业条件准备等。
2.1.1 技术准备
技术准备工作主要包含: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现场基础准备。
(1)编制钢构架安装施工组织设计
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概况与特点;施工组织与部署;施工准备工作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劳动力、机械设备、材料和构件供应计划;质量保证措施和安全措施;
环境保护措施等。
(2)基础准备
1)根据测量控制网对基础轴线、标高进行技术复核。
2)检查地脚螺栓外露部分的情况,若有弯曲变形、螺牙损坏的螺栓,必须对其修正。
3)将柱子就位轴线弹测在柱基表面。
4)对柱基标高进行找平。混凝土柱基标高浇筑一般预留50~60mm(与钢柱底设计标高相比),在安装时用钢垫板或提前采用坐浆承板找平。当采用钢垫板做支承板时,钢垫板的面积应根据基础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柱脚底板下二次灌浆前柱底承受的荷载和地脚螺栓的紧固拉力计算确定。垫板与基础面和柱底面的接触应平整、紧密。采用坐浆承板时应采用无收缩砂浆,柱子吊装前砂浆垫块的强度应高于基础混凝土强度一个等级,且砂浆垫块应有足够的面积以满足承载的求。
2.1.2 机具设备准备
钢构架安装工程在一般情况下应选择可移动式起重设备,对于较轻的钢结构安装工程可选用汽车式起重机。单层钢结构安装工程其他常用的施工机具有电焊机、卷扬机、空压机、千斤顶、高强度螺栓、电动扳手等。
2.1.3 材料准备
材料准备包括:钢构件的准备、普通螺栓和高强度螺栓的准备、焊接材料的准备等。
(1)钢构件的准备
钢构件的准备包括:钢构件堆放场的准备;钢构件的检验。
a.钢构件堆放场的准备
钢构件通常在专门的钢结构加工厂制作,然后运至现场直接吊装或经过组拼装后进行吊装。钢构件力求在吊装现场就近堆放,并遵循“重近轻远”(即重构件摆放的位置离吊机近一些,反之可远一些)的原则。对规模较大的工程需另设立钢构件堆放场,以满足钢构件进场堆放、检验、组装和配套供应的要求。钢构件在吊装现场堆放时一般沿吊车开行路线两侧按轴线就近堆放。其中钢柱和钢屋架等大件放置,应依据吊装工艺作平面布置设计,避免现场二次倒运困难。钢梁、支撑等可按吊装顺序配套供应堆放,为保证安全,堆垛高度一般不超过2m 和三层。钢构件堆放应以不产生超出规范要求的变形为原则。
b.钢构件验收
在钢结构安装前应对钢结构构件进行检查,其项目包含钢结构构件的变形、钢结构构件的标记、钢结构构件的制作精度和孔眼位置等。在钢结构构件的变形和缺陷超出允许偏差时应进行处理。
(2)高强度螺栓的准备
钢结构设计用高强度螺栓连接时应根据图纸要求分规格统计所需高强度螺栓的数量并配套供应至现场。应检查其出厂合格证、扭矩系数或紧固轴力(预拉力)的检验报告是否齐全,并按规定做紧固轴力或扭矩系数复验。对钢结构连接件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进行复验。
(3)焊接材料的准备
钢结构焊接施工之前应对焊接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进行检查,各项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检查焊接材料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检验报告及中文标志等。对重要钢结构采用的焊接材料应进行抽样复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