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文明施工方案
**一期工程IV标段位于**区内,大门设在工地的南边中间,围墙高度不得低于2.4m,大门楼用灯箱制作,书写承建企业名称和工程名称,左边印有企业标志。门东侧设值班室,有供人员进出的小门。工地的西北区域为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与办公、生活区隔开,生产区门朝向小区临路一侧,钢筋加工场和木料加工场放在38#与33#楼、33#与28#楼、37#与3#地下车库之间, 38#、37#、 36# 、楼南边及28#北边各竖一台塔吊,等建筑物出地面后,38#、37#、 36# 、33#、28#楼各安装一台施工电梯,搅拌机共安装五台。办公区、生活区门朝向云鼓路,办公楼为一栋二层彩钢板活动房,设在办公区、生活区中间区域,朝向大门,一层为办公室、会议室,二层为干部宿舍;生活区东、南、西三面为职工宿舍,北面为食堂、餐厅、卫生间和淋浴间。
一、现场围档
1、临次干道围档高度不得小于2.5m,其余部分不得小于1.8m。
2、围档沿工地四周连续设置,不得留有缺口。
3、围档材料选用砌体材料和彩钢板。
二、封闭管理
1、沿路边沿设置铁皮大门和有机玻璃灯箱门楼,上书企业名称和企业标志。大门内办公区前竖三根旗杆,正中悬挂国旗,两边悬挂建设单位徽旗和股份公司徽旗。
2、门内侧设有值班室,留有人员进出小门;值班室有专职门卫人员及门卫管理制度。
3、项目部人员进出一律统一穿着印有公司名称的工作服并佩戴工作卡,正确戴好安全帽,然后方准进入施工现场;来访人员均在登记薄登记并戴好安全帽后方准进入施工现场。
三、施工场地
1、使用电视监控系统对施工场地进行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监控、工地地面用混凝土浇注成主干道,设置排水管网,搅拌机处设置沉淀池,经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网,保持正常情况地面无积水。
2、施工现场设置固定的吸烟室,吸烟室远离危险区并设置必要的灭火器材。
3、绿化环境,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
四、材料堆放
1、施工现场工具、构件、材料的堆放必须按照总平面图规定的位置放置。
2、各种材料、构件堆放必须按品种、规格堆放,并设置有产品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厂家、检验状态的标牌。
3、各种物料堆放必须整齐,砖成垛,砂、石成方,大型机具应一头见齐,钢筋、构件、钢模板应堆放整齐并用方木垫起。
4、作业区及建筑物楼层内应工完料尽场地清。
5、各楼层内清理的建筑垃圾应分类堆放,并及时清理,不得长期存放在楼内。
6、易燃易爆物品不能混放,应统一堆放、统一管理;集中堆放的数量不宜超过临界值。
五、现场住宿
1、施工现场作业区必须与生活区、办公区严格分开;在建建筑物不得兼作宿舍。生活区门头书写“职工之家”名称,办公区门侧挂“省水安临湖社区IV标段工程项目办公区”牌匾。
2、宿舍区内床铺及各种生活用品应放置整齐,室内限定人数,保持人均居住面积不得少于3平方米。保持安全通道畅通,门向外开,被褥叠放整齐、干净,室内无异味。
3、宿舍周围环境卫生良好,设有污物桶,不乱泼乱倒。周围道路整齐。
4、室内照明灯具高度不得低于2.5m;电线上不得晾晒衣物。
5、寒冷季节宿舍内应有保暖措施和防煤气中毒措施;取暖炉应统一设置,有专人管理并有岗位责任制。
6、炎热季节室内应装有空调和防蚊虫叮咬措施,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施工人员有充足的睡眠。
六、现场防火
1、施工现场应根据施工作业条件订立消防制度和消防措施。
2、按照不同的作业条件,合理配备灭火器材。
3、仓库、木材堆放区、易燃易爆物品堆放区应设为重点防火区,设置有明显的防火、防止烟火的警示标志。易燃易爆物品必须限制存放量。
七、治安综合治理
1、施工现场应在生活区内适当设置工人活动室,放置电视、报刊、棋牌等娱乐用品以丰富工人的文化生活。
2、建立治安保卫制度,做好防偷防盗工作,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保持社会的安定。
八、施工现场标牌
1、施工现场入口处设置整齐的“五牌一图”。
2、施工现场危险区域应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工地明显处悬挂大幅安全宣传标语。
3、施工现场设置宣传栏、黑板报,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方式向干部工人宣传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九、生活设施
1、施工现场应设置符合卫生要求的自动水冲式厕所,地面镶贴瓷砖,并经常有人打扫。
2、工地食堂要有卫生防疫站颁发的卫生许可证,炊事员要有卫生防疫站颁发的健康证,上班时着干净的白大褂并经常换洗。食堂生、熟食操作应严格分开,买饭菜窗口要用纱屋或纱橱隔离;工人买饭、吃饭要有相应面积的餐厅。
3、食堂、餐厅要悬挂卫生管理制度,并经常有人打扫。
4、施工现场应按作业人数设置足够使用的淋浴室和开水房,寒冷季节有暖气,并正常有热水供应。
5、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应能喝到符合卫生要求的白开水;有固定的盛水容器和专人管理。
6、生活垃圾应设置垃圾箱,实施袋装化,及时清理,不能与建筑垃圾混放,并有专人管理。
7、建筑物内和施工现场应保持卫生,不得随地大小便;建筑物五层以上每隔一层设置小便桶,以切实解决工人的实际问题。
十、保健急救
1、本项目部设置医务室,聘用专业医生巡回医疗。
2、设置医药保健箱和急救担架,培训合格的急救人员,懂得一般的急救知识。
3、在流行病发病季节开展卫生防病的宣传教育。
十一、社区服务
1、做到施工不扰民,避免夜间施工,做到施工噪音不超过85分贝。
2、按当地规定,在允许的施工时间之外必须施工时,应有主管部门批准手续并做好周围群众工作。
3、现场不得焚烧有毒、有害物质,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4、建立施工不扰民措施,有责任人管理和检查,听取社区居委会的意见,对合理意见及时采纳,工作应有记载。
第六章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一期工程IV标段施工场地较设计±0.00低1—2m,基坑开挖深度(相对自然地面)约2—3.5m,属于一般基坑,局部视情况做喷锚或喷浆支护。
1、基坑最大深度-3.5m,放坡系数为1:0.33,坡脚离基础边线保持0.5m距离,以便于留出排水沟。
2、使用反铲挖掘机挖土,分层开挖,分层支护,锚杆深入土层深度应不小于设计要求,土方从地下车库通道口坡道运出。
3、开挖顺序土方运出端向非运出端方向延伸,一直挖到设计标高上30cm,留验槽后人工切槽。防止基底出现弹性变化,验槽时间应尽可能缩短。
4、沿基础边沿四周挖排水沟和集水坑,用潜水泵抽去积水和雨水,避免坑底被水浸泡。
5、为减少晾槽时间,应及时通知甲方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验槽。
6、上下基坑设专用行人斜道,供施工人员上下,禁止攀爬坑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7、现场专人监护,如发现边坡不正常应及时采取加固措施。
8、机械施工,挖土机司机必须经专业培训考核合格、持有操作证;机械作业半径内严禁进人,必须进人时,先通知司机停机后方可进入。
9、夜间施工必须有充足的照明,电箱设置及周围环境以及各种电气设备的安装使用均应符合电气规范规定。
二、基坑支护土层锚杆钢筋网喷浆支护:
锚杆采用钢筋砼锚杆,钢筋直径和锚杆直径、扩径及长度根据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来确定。
坡面使用φ6@200×200钢筋网片喷细石砼浆护壁。
第七章 悬挑式钢管脚手架
××××一期工程由一座地下车库和28#、33#、36#、37#、38#楼和S5商铺组成,28#、33#、36#、37#、38#楼为十八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为49600m2,五栋楼最大檐口高度为59.4m,脚手架顶部高度为61m。
由于建筑物高度大,落地式脚手架用材料费。外脚手架决定使用悬挑钢管扣件式脚手架,从四层平面(8.7m)、十层平面(26.1m)和十六层(43.5m)用[16槽钢分三次悬挑,最大悬挑高度为17.5m。在[16槽钢上两侧焊角钢固定,[16槽钢上焊套管固定脚手架立杆底脚,悬挑[16槽钢后端用∩型φ16圆钢固定在内梁和边梁上,悬挑[16槽钢前端使用钢丝绳斜拉。
一、脚手架搭设
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合肥市建筑工程安全文明站文件《关于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拆和使用的有关规定》(合建管安[2002]12号)等规定。
脚手架材料选用ø48×3.5钢管,用螺栓紧固的扣件连接。钢管、扣件应有出厂合格证。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裂纹的钢管、有裂缝、变形的扣件和滑丝的螺栓禁止使用。
脚手架必须由具备资质的专业脚手架工程公司搭拆。架子公司必须与施工单位按规定签定分包合同,明确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架子公司必须向总包单位提供本单位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项目经理、安全员的三类人员培训合格证书和现场作业工人特种作业人员操作合格证书复印件。
脚手架每层高1.8m,扫地杆离[16槽钢小于20cm,步数为10层架。[16槽钢间距不大于1.5m,内立杆离墙0.25m。悬挑[16槽钢外挑长度不小于1.2m。楼内长度不得小于2.4m。
搭设方法:用直角扣件连接立杆和纵横向水平杆。先连接立杆和横向水平杆,再连接立杆和两侧纵向水平杆,中间二根纵向水平杆和横向水平杆连接。杆端离扣件边缘长度不小于10cm。
立杆、纵向水平杆用对接扣件接长,相邻接头位置必须错开一层(跨),接头宜在步(跨)中1/3处。
在脚手架外侧每5~7根立杆沿整个长度方向和高度设置连续的剪刀撑。剪刀撑斜杆与水平面呈45°~60°夹角。剪刀撑采用搭接接长,搭接长度不小于1.2m,两端使用二个旋转扣件,间距不小于1m。斜杆和立杆连接。
连墙件一律使用刚性连接,间距是每层水平间隔不大于4.5m一组。在砼梁上预埋短钢管或将短钢管焊在厚度6mm钢板上,钢板四角留螺栓孔,用铁膨胀螺栓固定在砼梁板上。将连墙件一端扣在短钢管上、一端扣在脚手架内侧立杆上。
脚手板选用竹笆,隔层满铺,四角用ø1.2mm铁丝固定在两侧纵向水平杆上。
脚手架外侧每层在立杆内侧扣1m高钢管防护栏杆,并用1.8×6m密目式立网全封闭防护,网与纵向水平杆间,网与网间用网绳将网眼绑扣牢固。
屋面必须搭设上人斜道,坡度不大于1:3、满铺竹笆并绑扎防滑木条。
脚手架必须经总公司安技部专职人员验收合格方准使用。使用时作业荷载按装饰架要求不大于2kN/m2。
二、脚手架计算:
脚手架设计计算详见与项目部签订分包合同的具有专业资质的架子公司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并由总包单位组织专家组进行专项方案论证。
三、脚手架的使用
脚手架使用前必须经股份公司建筑工程安技部专职安全人员验收合格,使用时严禁超载。经常不断地检查脚手架变形情况,发生变形应及时处理。经常维护和加固脚手架,防患于未然。经常清理脚手架上的杂物和建筑垃圾,减少脚手架额外的负重,保持脚手架上的清洁。
夜间、大风、大雨时严禁在脚手架上作业。有高空禁忌症者严禁上脚手架。冬季下雪后应及时采取措施融化架上的积雪,减轻架上的荷载。
脚手架既是室外装饰的临时设施,也是重要的安全设施,它的部件未经工地施工管理人员许可,严禁擅自拆除,如确应施工需要,需要进行变更,应做好变更记录,先加固后拆除,施工完毕后立即恢复,并要经工地管理人员验收合格方可继续使用。
四、脚手架拆除
1、拆除前准备工作:
(1)全面检查脚手架的各部分是否符合构造要求。如发现隐患应及时加固处理。
(2)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脚手架各部分连接,特别是连墙件,因为它是脚手架抗倾覆的重要保证。
(3)由工地负责人进行脚手架拆除安全技术交底。特别要交待的是拆除顺序、分段高差和材料传送。
(4)清除脚手架上的杂物和地面障碍物。
2、拆除时的规定:
(1)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地面应划出警戒区并有专人监护。拆除人员必须是经过国家有关部门培训合格的专业特种作业人员,身体健康、无高空禁忌症。在架子上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2)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一步一清,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得大于一步,如高差大于或等于二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拆除下一层脚手架前,必须将脚手眼修补完工。
(3)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立杆高度(6米)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
(4)当脚手架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应先设置连墙件和横向斜撑加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