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工程施工将严格按照国标和部标中建筑工程施工与验收的有关技术规范、规程和标准执行,具体施工技术参数按现场试桩得出的并经设计、监理等确认的技术参数进行。
1、轴线放样
根据业主提供的控制点及设计图纸,由专业测量人员测放出拟建物轴线及控制点,并加以妥善保护,以便打桩时引测、控制、复核桩位。
由于打桩产生的挤土作用,可能对控制点造成影响,所以施工期间,对控制点每周复测两次,发现位移及高程变化,及时调整临时坐标值和标高值,以免引起较大误差。
2、测放桩位
放线定位严格遵守《工程测量规范》中有关桩基施工的规定。复核场地轴线及控制点无误后,采用经纬仪和钢卷尺,由专业测量人员测放桩位,并作好标记,埋设桩尖,要求放样误差≤2cm。定位与打桩间隔不超过24小时,施工过程中,要尤其注意防止破坏标识引起桩位不准,并随时复核,对因挤土作用引起的桩位偏差,及时调整。
3、试桩
为更进一步掌握施工区域的地质土层状况,获取更准确的一手资料,验证施工工艺在该区域的适应性及地区差异,检验设备选择是否合理,明确本工程的自身特点,以便更科学地指导施工,正式施工前,首先进行试桩工作,以确定成桩参数,作为正式施工时的控制指标,并将试桩结果反馈给业主、设计单位。
试桩按正常桩施工,试桩位置一般为打桩流水起点的桩,亦可在业主、监理指定的位置进行试桩。做好试桩记录。
4、施工顺序
施工顺序一般可采用“由里向外”或“一边向另一边”的顺序进行。在地基强度较低的软粘土地基中施工时,考虑到减少对地基土的扰动影响,可采用“间隔跳打”的方法。对于群桩基础的中心距小于3.5倍桩径时,也应间隔进行施工。
当加固区附近有其它建筑物时,必须先从邻近建筑物这边开始施工,然后逐步向外推移。
5、桩机就位
桩机就位时,机架必须水平稳固,沉管垂直对中,用吊垂进行目测,要求桩管底板中心与桩位误差≤2cm,沉管垂直度偏差≤1.5H%,并在打桩过程中随时跟踪检查桩管的垂直度。
6、振动成孔
机械就位合格后,沉管在自由状态下对正桩位,利用锤重及沉管自重徐徐静压1-2m后开动振动锤振动下沉,且宜收紧加压钢丝绳提高沉管效率,每下沉0.5~1.0m,留振5~10S,直至设计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