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隧道选址
根据地形图和调查资料,通常在多个路线方案中,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一条线。
隧道方位选择。长大隧道通风、照明及养护管理费用较大。
隧道标高的选择。
安全性、用地、建设投资、施工的难易、使用费以及与当地环境和景观相协调等。
从克服高寒地区的雪害、多雾地区和事故多发地的管理,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也往往需要考虑设置隧道。
洞口附近确保视距和线形。
几个名词:垭口、分水岭、沿河线、鸡爪地形,傍山隧道
3.1.1 越岭隧道选址
我国幅员辽阔,山川交错,通过山岭、重丘区的长大干线公路往往要翻越分水岭,线路为穿越分水岭而修建的隧道称为越岭隧道。
(一)越岭隧道平面位置的选择
越岭隧道平面位置选择:
采用直线或大半径曲线为好;
优选考虑在路线总方向上或其附近的低垭口,展线好,隧道较短;
虽远离线路总方向,但垭口两侧有良好的展线条件;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良好的垭口。
(二)越岭隧道标高选择
在越岭位置选定后,越岭标高影响展线及越岭隧道方案:
隧道标高越高,隧道越短,施工期短,两端展线长度增加,运营条件差;
隧道标高低,隧道加长,施工期长,运营条件较好。
选择越岭隧道标高时,综合考虑施工、运营等多因素比较确定最优隧道标高。
(三)越岭隧道选址尚应考虑以下原则:
逢山穿洞,宁长勿短,早进晚出--避免洞口深挖;
宁里勿外,宁深勿浅,避软就硬--避免不良地质;
3.1.2 傍山隧道选址
为改善线形,提高车速,缩短里程,节省时间,常常修建傍山隧道。
傍山隧道一般埋藏较浅,容易造成各种病害;山坡亦常有滑坡,松散堆积,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地质情况较为复杂。
选择傍山隧道时应注意:
(1)傍山隧道的洞身覆盖厚度问题。为保持山体稳定和避免偏压产生,隧道位置宜往山体内侧靠--宁里勿外
(2)要考虑河岸冲刷对山体和洞身稳定的影响,如图3.1.1所示。
(3)应考虑施工便道设置和既有公路的位置,应注意既有公路边坡的可能坍塌和施工便道对洞身稳定的影响。如图3.1.2所示。
(4)线路沿山嘴绕行应与直穿山嘴的隧道方案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