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路桥工程 » 隧道工程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52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13-09-05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951 K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gc5.com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52p
4工程概述
4.1技术标准铁路等级:地方铁路二级
正线数目:单线
限制坡度:9.0‰.3.0‰.5,0‰
最小曲线半径:2000
牵引类型:电力
机车类型:
牵引质量:
到发线有效长度:
   
   4.2工程概况新建铁路红进塔至红柳林专用线道磨沟隧道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境内,全长1752.3米,洞身最大埋深约94米。隧址区属于低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地面相对高差103米左右,进口坡度较陡,出口相对较缓。隧道洞口及洞身岩性主要为砂岩加泥岩,强风化-弱风化,岩体较破碎,节理.裂隙发育。隧道进口位于半径为5000米的曲线上,靠近出口洞身位于半径为2000米的曲线上,其余位于直线段上,线路纵坡为9.0‰﹑3.0‰﹑5.0‰的下坡。
四、水文地质情况
1.地形地貌
  该隧道的地层由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素填土,第四系全新统风积层(Q4eol)细沙,下伏侏罗系中下统(J1-2)砂岩夹泥岩。岩层产状:178°∠62°,254°∠85°,359°∠4°。
  沿线区域构造属鄂尔多斯台地和陕北凹陷,为一长期稳定地快,所受构造应力较弱,褶皱、断层不发育。岩层产状近水平,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
2.地震烈度及水文气象
  (1)地震烈度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沿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六度。
  (2)地表水
   根据勘察,现场附近无地表水。但隧道进口处于沟谷之间,时有水流从山体流出经过隧道口,雨季时水量会增大。
  (3)地下水
  根据勘察,在最大勘察深度11.6米内未见地下水。但隧道洞深处有少量的基岩裂隙水,雨季时水量会增大。
  (4)本标段线路所处的地理位置属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区内冬季寒冷,夏季炎热,蒸发强烈,冬季干旱,风沙频繁,降雨集中在7-9月份。年平均气温8.5℃,平均降水量819.1mm,年平均风速2.7m/s。
   
5施工组织及主要施工方法
***隧道由有经验的专业化施工队伍负责施工,根据洞内不同工序,隧道施工队分为:测量班、掘进班、锚喷班、衬砌班等工班,分别负责各工序的施工。本隧道配备性能良好的机械设备,主要机械设备有:电动压风机、挖掘机、装载机、自卸汽车、砼喷射机、水平钻机、钻孔(衬砌)台车等。详见本标段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主要施工机械表。
   隧道按新奥法施工,出碴采用无轨运输方式,自制简易钻爆台车配合风动凿岩机钻孔,实施掘进(钻、爆)、出碴(装、运)、锚喷(拌、运、锚、喷)和衬砌(拌、运、灌、捣)等四条机械化作业线。
   本隧道Ⅲ级围岩地段采用全断面法施工,配以大型机械施工,IV、V级石质围岩地段的施工采用台阶法(先进行上部开挖,进行上部喷锚支护,再进行下部开挖,随即进行下部初期支护)施工,将设计断面分两次开挖,上台阶超前3-6m后,上、下台阶同时并进开挖施工(必要时,可分三次开挖);短开挖、强支护、紧衬砌。衬砌采用先墙后拱法衬砌,地质条件较差的地段应加强监控量测,根据量测结果指导施工。并根据围岩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施工安全,保证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