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路桥工程 » 隧道工程
毕业设计-隧道施工组织设计96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13-08-29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505 K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gc5.com
毕业设计-隧道施工组织设计96p
该隧道位于福建省福鼎市前岐镇百胜山,进口纵坡1%,出口纵坡为-0.5%,进口高程9.44m,出口高程6.62m,进出口桩号分别为K2+884、K3+883,长999m,属于中隧道。
   根据福鼎市梅溪至蚶亭公路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及业主的批复意见,百胜山隧道采用初步设计优化方案,隧道设计要求为任务书规定的隧道,其建筑限界及通风照明设计与设计车速一致。本设计要求在隧道内壁不用瓷砖的范围喷刷防火涂料,其耐火要求不小于4小时,并对隧道进行内装饰设计。
1.2 隧道区地形地貌
   本隧道所处的百胜山最高海拔224.4m,属沿海低丘地貌(山岭重丘区),山顶较浑圆。隧道轴线穿越地带最高为194m,坡度15~20°,进口处坡度约为15~20°,相对较平缓。第四系覆土较薄,植被较发育。
1.3隧道区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本区第四系覆土不发育,多呈零星分布,厚度小,主要地层为下白垩统石帽山群上、下段,岩性主要为安山岩、玻屑凝灰岩、凝灰岩等。除弱风化岩石及沉凝灰岩属软质岩外,其他微风化岩石主要属硬质岩,基岩垂直风化带发育,全风化层较薄,强风化和弱风化层相对较厚,岩石较破碎。受地域地质构造影响,本地质构造主要表现为节理裂隙密集带,主要分布5条,对隧道有影响的主要有2条(L1和L5)。围岩级别以Ⅱ~Ⅳ级为主。
   隧道附近无大地表水,零星分布季节性水沟,流量小,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径流区短,部分以泉水形式排泄于水沟,部分径流排泄于大海,泉流量小,为0.01~0.21 L/S,地下水主要为风化裂隙水和基岩裂隙水,补给源有限,岩石含水性富水性较弱,水量贫乏。
1.4地震
   根据国家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福建省区划一览表,并对隧道工程场地地震基本烈度复核,本隧道场址区基本烈度为Ⅵ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