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路桥工程 » 隧道工程
隧道施工通风技术研究43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13-08-01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2.4 M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gc5.com
隧道施工通风技术研究43p
   隧址区断裂、褶皱、构造破碎带、节理裂隙发育,各种构造相互交切、穿插、复合、改造,致使区域内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岩浆活动剧烈而频繁。
   初步查明,隧道洞身直接穿越了4条断层;7条(A线8条)构造破碎带。
2.4水文地质条件
   隧址区常年湿润,植被茂密,补给充足,但因区内地形陡峻,地下水交替循环快,径流、排泄畅通,具就近补给就近排泄的特点,地表水大部分转化为地表水流走。隧道洞身主要穿越火山岩,仅出口段有碎屑岩和碳酸盐岩。
2.5不良地质地段
   各种破碎带和涌突水:该段各种断层、构造破碎带和岩体节理裂隙等各种构造发育,并且受上覆巨厚第四系孔隙水的补给,地下深部可能存在溶洞及小的地下暗河,隧道穿越时可能会局部涌突水。
2.6岩爆
   大相岭隧道最大埋深近1700m,隧道穿越洞身深埋段硬质岩可能发生岩爆。初步判断大相岭隧道埋深600~1000m可能发生弱岩爆,埋深>1000m可能发生中等岩爆。
2.7大变形
   大相岭各隧道洞身穿越F5断层,地表调绘和物探解译初步表明:断层破碎带和影响带的岩体裂隙、层间次级小褶皱、断裂发育,地下水也可能较大,岩体破碎,软化后呈碎石土、砂土状,其影响带宽度达200m,围岩稳定性极差。隧道洞身穿越该段,可能产生大变形,引起洞室失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