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施工准备
平整场地,开挖工作平台,清除现场孔位四周的悬石、浮土等不安全物,做好孔口四周临时围护和排水设施。孔口周围用混凝土制成围圈予以围护,其高度应高出地面30cm,防止土、石、杂物滚入孔内伤人。安装土石提升设备,布置好出渣通道,合理堆放材料和机具,使其不增加孔壁压力、不影响施工。
根据计算的桩位坐标,用全站仪进行实地放样,以轴线位置引出护桩,便于现场施工人员校核、检验。
4.2 护壁及支撑
挖孔过程中,加强护壁和支撑措施,特别是经过土质较差,渗水量较大的土层时,就地浇筑砼护壁。并随支随挖,护壁厚度采用12cm(计算厚度2.7cm,按不利有水
10m深计算),单节长度为50~100cm,地质情况良好的节段每节高1m,地质条件较差的易塌土段缩短单节浇筑高度为50c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并应振捣密实。第一节锁口中心线与设计轴线的偏差不得大于20mm,锁口顶面应比场地高出30cm,壁厚应比下面井壁厚20~30cm。支模时下口大,上口小,成“圆台形”,便于混凝土的浇筑和增大桩体摩擦力。混凝土由机械拌合好后堆于桩旁铺好的铁皮上。再用人工送至吊斗内,通过电动提升机下放到井内,再由人工送入模内。为加速混凝土凝结,可掺入早强型外加剂,砼浇筑时应分层沿四周入模,对称浇筑,用30型振动棒捣固密实。护壁模型采用定型钢模拼装,钢板厚度3mm,并采用角钢内撑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