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路桥工程 » 轨道工程
地铁土建工程施工测量监理细则15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14-12-25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16 K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gc5.com
地铁土建工程施工测量监理细则15p
五标车站位于西三旗东路和永泰庄北路的交叉口北侧,车站沿西三旗东路一字型布置,为地下两层岛式明挖车站,埋深17.76m,标准段宽20.7m、扩大段宽26.30m,车站南侧为盾构区间,北端为左侧为盾构区间,右线为暗挖喷錨构筑法区间,车站起(终)点里程为:YDK+802.902~YDK6+037.702总长是234.8m。清河小营站~永泰庄站右侧区间;设计起终里程YDK5+569.202~YDK5+803.752,长234.55m矿山法施工的暗挖隧道。矿山法施工段埋深在8m~8.5m。六标林翠路站位于北京市五环路和林翠路交叉处的西南侧,站位在北五环路绿化带,车站北侧为北五环路的林翠桥,西侧为绿化带,南侧为北京市自来水公司第九水厂,东侧为奥运网球、曲棍球及射箭比赛场馆。车站沿北五环路辅路南侧一字型布置,为地下三层岛式车站。车站西端左右线均设盾构始发井,东端左右线均设盾构始发井。车站总长151.5m,标准段宽度为20.9m,呈东西走向。车站埋深21.76m车站共设3个通道4个出入口及2组6个风亭。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YDK8+515.100。永-林区间为盾构区间;左线ZCK6+036.282—8+433.65长2378.77m右线YCK6+036.282—8+433.65长2397.386m
区间平面:R=500、R=800、R=450双线间距12m,覆土厚7-17m.在清河以南、清河东路以北设置一座中间风井,施工设计分界里程为Y(Z)DK7+325.20-Y(Z)DK7+338.80,风井距清河82m,风井采用明挖法施工,主体共三层,分为地下三层矩形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开挖深度24.5m林-森区间;左线ZDK8+586.850-ZCK10+667.437长1931.55m右线YDK8+586.850-YCK10+667.437长1918.11m区间平面R=450、R=400双线间距12m、17m。在Y(Z)CK9+490处设置区间风井。区间YCK10+504.78-YCK10+667.437(ZCK10+518.40-YCK10+667.437)采用明挖法施工,区间风井也采用明挖法施工。
三、测量主要控制项目
地铁施工测量主要分为:控制测量、定位测量、细部测量、贯通测量、中线测量。
1、控制测量包括:地面控制测量、联系测量、地下控制测量。
1.1地面控制测量
地面控制测量系统主要由覆盖全施工区的首级平面位置、高程位置控制和二级加密平面位置、高程位置控制网点组成。即由城堪院交的导线大点水准控制点和施工单位引测到施工场区的加密导线点和高程控制点。
1.2联系测量
联系测量是施工控制测量极为重要的环节,它是将地面测量坐标系统(平面位置、高程位置)传递到地下,使地面测量和地下测量形成统一的坐标系统,正确指导地下线路结构测量和隧道的贯通。
1.3地下控制测量:车站内控制测量和隧道内控制测量
地下控制测量由施工控制导线网点和施工控制水准网组成,指导车站结构各条轴线定位、高程控制,指导隧道施工定向和隧道正确贯通以及线路结构测量。车站内施工控制点是后续贯通测量、中线测量的重要起算依据。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通过联系测量传递平面坐标和高程,在车站内布设施工控制点。平面控制点左、右线每条线不应少于3个,高程每个车站不应少于3个。在进行隧道施工控制点测量时,施工单位应采取如钻孔投点、布设双导线或边角网、加测陀螺定向边、采用强制对中装置等多种手段,严格控制横向误差。
2、定位测量包括:围护桩、车站(竖井)基础底控制、车站四角、、盾构始发及接井钢环圆心中心测量。
2.1围护桩定位测量
主要是通过施工区内导线控制网对车站及(竖井)围护桩位按设计要求进行放样测量,放样允许误差纵向不应大于100㎜、横向为0-+50㎜.
2.2车站(竖井)基底控制测量
基坑开挖至底部后,通过施工区内的控制网采用符合导线将线路中线引测到基坑底部,基坑底部线路中线纵向允许误差为±10㎜,横向允许误差为±5㎜,高程传递可以采用水准测量方法传入。
2.3车站四角定位测量
通过首级控制网和加密二级控制网对车站四角及拐点处按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进行放样定位测量
2.4盾构始发及接收井钢环圆心中心定位测量
通过首级控制网和加密二级控制网主要是对盾构始发及接收井钢环圆心中心进行放样测量,并在钢环安装完成后,测量钢环中心实际坐标。
3细部测量包括:底板、侧墙、中板、盾构区间、暗挖区间。
3.1结构底板测量
通控制网对底板进行测量,其中线允许误差应为±10㎜,高程允许误差应在-10—0㎜之内。
3.2结构侧墙测量
通过控制网对结构的边墙、中墙依据线路中线放样,放样允许偏差为0-+5㎜,顶板模板安装过程中,应将线路中线点和顶板宽度测设在模板上,并应测量模板高程,其高程测量允许误差为0-+10㎜,中线测量允许误差为±10㎜,宽度测量允许误差为-10—+15㎜.
3.3结构顶板和中板测量
在顶板立模前,应在墙定或柱顶,每5m测量一个高程点并标定其位置,同时在墙或柱的侧面标出底板面设计高程线,其测量允许误差为0—+10㎜,中板测量其中线测量允许误差为±10㎜,高程允许误差为0—+10㎜.
3.4盾构区间隧道
盾构区间采用单向掘进,隧道贯通距离较长,在进行隧道施工控制点测量时,施工单位应采取如钻孔投点、布设双导线或边角网、加测陀螺定向边、采用强制对中装置等多种手段,严格控制横向误差。通过地下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对始发井中,线路中线,反力架以及导轨测量控制点的三维坐标测设值与设计值较差应小于3㎜.盾构机姿态测量误差应在±3㎜。
3.5暗挖区间隧道
通过首级控制网和加密二级控制网地下控制网对隧道中线,高程,侧墙等进行放样测量。二衬施工将破坏测设于初支上的平面及高程控制点,施工单位应在二衬施工前应将初支上的测量控制点引测到已完成的二衬结构上。
4贯通测量包括:隧道平面测量、隧道高程测量
4.1贯通测量包括区间竖井之间隧道贯通测量竖井与车站贯通等,隧道贯通后应及时通过首级控制网和加密二级控制网地下控制网对贯通进行测量
5中线测量包括:车站及(竖井)暗挖区间隧道、盾构区间隧道
5.1车站及(竖井)结构
通过首级控制网和加密二级控制网地下控制网在车站站台层行车区域底板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应进行线路中线测量。左右线至少应分别测设三个中线控制点,整个车站内设置不少于3个高程控制点。并对结构依据设计图纸进行测量。
5.2区间隧道
隧贯通测量后,通过首级控制网和加密二级控制网地下控制网施工单位应根据贯通平差后的测量成果施放线路中线控制点。线路中线点包括直线段百米桩、岔区控制桩(岔心)、曲线要素点ZH(ZY)、HY、QZ、YH、HZ(YZ)中线点埋设要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