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混凝土养护期:养护的混凝土表面具有足够的不透水能力和达到要求的强度所决定的持续时间。
混凝土时水硬性材料,混凝土养护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一项重要工序。在混凝土强度增长期,为避免表面水分蒸发和其他原因造成的水分损失,使混凝土水化作用得到充分的进行,保证混泥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技术指标,同时为防止由于干燥而产生裂缝,需对已浇筑完成混凝土进行必要养护。一般采用洒水或覆盖土工布等保湿材料等自然养护措施,使混凝土结构物周边具有高湿度的小环境。
二次抹压: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后,为了使表面的平整度,必须将表面抹平,称为“一次抹面”,一次抹面后若不及时养护,必须至少再抹一次,这次称为“二次抹压”或“压面”。
二次压面的主要作用:
1)消除混凝土的表面缺陷及早期的塑性裂缝;
2)提高混凝土表面的密实度;
3)表面密实度提高后,减缓混凝土内水分迁移蒸发的速度,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从一次抹平至二次抹压,是混凝土逐渐初凝的过程,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只要环境相对湿度低于100%,混凝土就会失水,形成缺陷。缺陷不消除在混凝土继续失水的情况下,孔道进一步加深,裂缝进一步扩展,出现裂缝。
实施“二次抹压”的混凝土饥饿哦鼓舞,开裂程度大大减轻。因此,除非实施及时养护,使混凝土表面不能生成失水缺陷,否则必须进行“二次抹压”的工艺。二次抹压后,必须立即对混凝土进行充分的湿养护,以避免混凝土的再次失水。
2、养护方案
自然养护时,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h内对混凝土进行保温保湿养护。暴露面混凝土初凝前,用抹子搓压表面至少两次,使之平整后再次覆盖,此时覆盖物不能接触混凝土面,直至混凝土初凝为止。
带模养护:
混凝土养护包括一定的带模养护时间,混凝土带模养护期间,应采取代膜包裹、浇水、喷淋洒水进行保湿、保温养护。
混凝土去除表面覆盖物或拆模后养护:
混凝土结构物拆触模板后,应及时对新暴露的混凝土表面进行养护。混凝土拆除模板或者覆盖物后,应对混凝土采用蓄水、浇水或覆盖洒水等措施进行潮湿养护,也可在混凝土表面处于潮湿状态时,迅速采用麻布、草帘等材料将暴露面混凝土覆盖或包裹,再用塑料布或帆布等将麻布、草帘等保湿材料包覆(裹)。包裹期间,包裹物应完好无损,彼此搭接完整,内表面应具有凝结水珠。
夏季施工措施
当昼夜平均气温高于30℃时,混凝土或砌体工程实施夏季施工办理。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表面应立即覆盖清洁的塑料膜,初凝前撤去塑料膜,用浸水的土工布覆盖,再加一层塑料膜,保持潮湿状态最少7d,也可采取在混凝土表面喷雾降温、湿润空气的措施。
保湿养护期间,应采取遮阳和挡风措施,控制温度和热风的影响。
在暴晒、气温骤变的情况下,应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受周围环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剧烈变化。在混凝土养护期间的芯部与表面、表面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得超过20℃。
混凝土在夏期拆模后,若天气产生骤然变化时,应采取适当的保温或隔热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的温差应力。
养护期间,养护水温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当混凝土环境温度低于5℃时,禁止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洒水养护,但应采取保温、保湿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