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位于浏阳河南源小溪河的下游,水库正常蓄水位165.00m,库容2.29亿m3,具多年调节能力,水质优良。引水工程就是从已建的浏阳市株树水库内引水,建设取水能力为90×104 m3/d;根据设计方案,该工程将依据地形地质条件的不同采用隧洞(直径3.0 m左右)和埋管等方式进行全封闭自流引水,引水管线总长76.15km。净水厂(新建)地处长沙星马新城的廖家祠堂附近,近期规模为65×104 m3/d,远期规模为90×104 m3/d;净水厂的水经过净化后,由新建(或改造)的城市配水管网553 km供给城区居民日常用水。
本合同为XXXXX。本工程为取水口+隧洞工程,隧洞桩号为K0-063.5~K3+030,隧洞(含取水口)总长度3093.5米。
1.3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
1.3.1水文气象
本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7.5℃,其中1月份最低平均气温4.7℃,7月份最高平均气温29.2℃,年日照时数1620.2时,无霜期大于280天,年均降雨1380mm,其中4~6月份占40%以上。
1.3.2区域地质地形条件
1.3.2.1地形地貌
株树桥水库至洞阳区间属低山丘陵地貌,山岭高程一般为150.00~500.00m,河流、溪谷高程68.00~150.00 m。输水线路沿线穿越的较大沟谷有石湾、莲花寨、石泉坑、龙潭坝、桃花冲、洞枯冲、草坪、百家冲、牛栏塘(浏阳河)、茅坪、(浏阳河一级支流)、云岭、徐家冲、大湾(拘留所)等,其中茅坪~曾家坊一带为低缓丘陵,地形零乱,沟谷纵横交错。洞阳~净水厂区间属低岗丘陵地貌为主,地面高程一般为46.00~100.00m,总的地势为东高西低。
1.3.2.2地层岩性
区内出露地层以元古界冷家溪群区域变质板岩、砂质板岩为主。部分地段如石泉坑~龙谭坝、茅坪~红旗水库、砰山~洞阳一带、分布泥盆系中、上统的石英砂岩、泥质粉砂岩、砂质页岩、灰岩、泥灰岩、泥质灰岩等碎屑岩及碳酸盐岩。付家冲等个别地方有零星的石炭系下统樟树湾组泥砂质碎屑岩。浏阳河、小溪河等河沿岸分布有第四系松散堆积物。此外,洞阳镇的牛头岭以西(往长沙方向)出露白垩系红层。
1.3.3取水口工程地质条件
取水口位于株树桥水电站近坝库首左岸,可研设计阶段确定的取水口(比较方案)距大坝轴线约170m,取水口隧洞轴线方向207°。初步设计阶段新增取水口(推荐方案)距大坝轴线约215 m,取水口隧洞轴线方向225°。设计拟定高、低两个进水口,布置在同一轴线上;高低进水口底板高程分别为152.00 m、135.00 m,洞型为圆型,洞径3 m。两进水口均布置有启闭机排架等取水建筑物。
1)地形地貌
取水口所在岸坡为一条形山脊,两侧各有1条冲沟切割,沟底间距约100 m,高程158.00 m,附近有基岩。自然边坡角25°~30°,局部达45°,地表多有05~2.0m厚的残坡积物覆盖且植被茂密,坡顶高程250.00m以上;165m高程以下被库水所淹。
2)地层岩性
取水口出露地层岩性较为单一,除了缓坡、冲沟部位覆盖有较薄的第四纪残坡积物以外,其他地段基岩裸露,出露地层为前震旦系冷家溪第二岩组(Ptln2-1),灰、灰绿色薄~中厚层千枚状绢云母板岩、砂质板岩夹变质粉砂岩。岩性均一。软弱夹层不发育。
3)地质构造
岩层走向一般为N20°~40°E,NW<10°~50°,与洞线基本平行,在隧洞比较线附近发育—轴向为N350E(与隧洞轴线近似平行)的次级向斜,两翼岩层倾角一般为20°~50°,核部岩层平缓,倾角10°~15°。断层比较发育,其中NNE-NE的断层有F4,F5,F6,F7等,均为压扭性断裂,破碎带宽度一般为数厘米至十厘米,个别达3.7m(F5),充填物以碎裂岩为主。均为倾角70°~85°的陡倾断裂。NW~NWW向断层主要有F1,F3,F37,F38,破碎带宽度0.05~0.20m,为张扭性断层,倾向SW或NE,倾角55°~85°不等,此外,尚偶见有NEE向断裂构造如F2等。
1.3.4输水管线地质条件
输水管线除了跨浏阳河部位及茅坪等沟谷地段为管桥以外,取水口~牛头岭(洞阳)段主要以隧洞输水,引水隧洞的设计型式为衬砌后直径3.0m的圆形有压隧洞。牛头岭(洞阳)~净水厂均为明挖埋管,设计管径2.20~2.4m,为PCCP成品管。管道埋深1.5m左右。
1.3.4.1地形地貌
本区为低山丘陵地貌,引水隧洞沿线主要山岭高程150.00~500.00m,茅坪曾家坊山岗高程为125.00~150.00m。区內溪沟多沿NE~NNE向或北西向发育,较大河流有浏阳河,河床高程68.00~77.00m;茅坪(浏阳河一级支流),河床高程90.00~96.00m,河流两岸均发育I、II、III级阶地。
1.3.4.2地层岩性
冷家溪群的区域变质岩是引水隧洞的主要围岩,岩性主要为绢云母板岩、砂质板岩等。在石泉坑~龙潭坝、茅坪~红旗水库和砰山~牛头岭,公布有泥盆系岳麓山组(D3y)、佘田桥组(DS)、跳马涧组(D2t)的石英砂岩、石英砾岩、泥质粉砂岩、砂质页岩等碎屑岩和棋子桥组(D2q)、的泥灰岩、泥质灰岩、灰岩等生物碎屑岩。在桐江一带则见有中生代中侏罗系的燕山早期第二次侵入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岩。洞阳~净水厂分布有 白垩系上统戴家坪组(K2d)和分水坳组(K2f)泥质粉砂岩、砾岩等。
隧洞沿线平缓山坡普遍覆盖残坡积物(Qedl),主要为粘土夹碎、块组成;河流、溪沟及两岸地堆积有由粉质粘土、粘土及砂卵石等组成的冲积(Qa1)和冲洪积物(Q4p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