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集力量:救援领导组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车辆、必要的物资迅速赶赴现场,并根据事故情况求助有关部门增援抢险救援人员、车辆、物资等赶赴现场参加抢险救援工作。
(二)抢险救援基本对策
1、迅速切断可引起事故扩大和影响抢险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的水、电、管道煤气等,同时迅速抢救伤亡人员;
2、划定警戒区,保证道路畅通,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3、对事故带来的其他设施损坏,按其他有关专业方案采取对应措施,比如灭火、煤气泄露等。
五、应急救援设备构成
1、项目部的所有车辆均作为抢险救援车,其中安排一台小车做指挥用车,同时施工用的工具车、车吊、装载机、挖掘机、平板、自卸汽车等均为抢险救援用车,对车辆的调用由管生产的副经理负责。
2、项目部的医疗救护组人员均为医疗救护人员,听从抢险领导组的统一指挥。
3、抢险救援所需的急救药品及医疗器材由项目部统一配置,其他物资由各施工现场临时急调。
六、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
1、应急反应培训: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每年组织员工和相关人员,进行一次应急技能培训,开展应急宣传教育,并对新入厂的人员及时培训。
2、培训内容:
① 灭火器的使用及灭火步骤的培训。
② 个人防护措施。
③ 事故报警。
④ 紧急情况下人员疏散。
⑤ 各种抢救基本措施。
⑥ 应急救援团队协作意识。
⑦ 常见自救方法。
3、项目部每年进行一次事故应急演练。
通过演练检查事故应急小组及员工在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下的适应性,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支援与协调的程度,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同时,通过演练使员工掌握应急救援运行程序和方法,提高各专业队伍协调作战的能力。
七、应急预案的终止
对事故现场经过应急预案实施后,所有现场人员得到清点,事故得到有效控制,由应急项目经理决定应急预案终止。
八、预案管理评审与改进
项目部对应急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评审,针对施工的变化及预案中暴露的缺陷,不断更新完善和改进应急预案。
十、物体打击事故应急预案
1、物体打击事故发生的部位及可能性:
地铁施工线长、面多,在施工中必然安排部分的或全面的交叉作业,若安全防护不周,操作人员不注意安全防护,就很有可能发生物体打击事故,物体打击事故多发生在交叉作业时处于下层操作面的施工人员,是施工现场常见的事故之一。
2、对内事故报告及对外通讯联系:
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要立即报告,并根据伤员情况,及时与外界联系,以保证伤害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事故报告电话:
急救电话:120
拨通“120”后,要讲清事故的地点及所用的电话号码,简要说明伤员受伤情况,并派人到路口接应消防车。
3、应急方案:
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要立即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迅速抢救伤员。
2)要及时将伤员脱离危险区域,转移到安全区,防止事故的扩大,同时在现场采取必要的紧急救护措施,若受外伤,可用开温水洗伤,再用干净绷带或布类包扎。如伤口出血,则应立即设法止血。
3)要迅速备车或求援救护车将伤员送医院或急救中心,抢救时根据伤员受伤情况及部位,尽可能送往专科医院。
4)发生事故后,要迅速保护现场,事故现场范围内设警戒,派专人看守,或用绳索白灰将事故地点围起来,由于抢救伤员而需移动相关物件时要记录,拍照或录像。
5)在事故原因未明,未经事故调查组审查批准,严禁恢复施工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