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动喷淋系统施工

1.工艺流程 

支吊架预制→主管压槽、支管套丝加工→管道支架安装→主管及阀门安装→主管开孔→支管安装→管道试压→管道冲洗→湿式报警阀组→喷头及设备安装→系统调试→系统验收

2.工艺控制要点

(1)机械三通开孔间距不应小于 500mm,机械四通开孔间距不应小于1000mm;机械三通、机械四通连接时支管的口径必须满足下表规定:

1.png

(2)管道必须固定牢固,管道支架或吊架之间的距离不能大于下表规定:

2.png

(3)配水支管上的每一直管段、相邻两喷头之间的管段设置的支架不能少于 1个,吊架的间距不能大于 3.6m。当管道的公称直径等于或大于50mm 时,每段配水干管或配水管设置防晃支架不能少于1个,且防晃支架的间距不能大于15m,管道转弯或支管末端,必须增设防晃支架(参考03S402图集)。

3.png

防晃支架示意图

(4)喷头安装要求见下表所示:

4.png

(5)湿式报警阀组的安装要求:

①报警阀组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明显位置,距室内地面高度宜为1.2m;两侧与墙的距离不应小于0.5m;正面与墙的距离不应小于1.2m;报警阀组凸出部位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5m。

②水力警铃应安装在公共通道或值班室附件的外墙上,且应安装检修、测试用的阀门。

③水力警铃和报警阀的连接应采用热镀锌钢管,当其公称直径为20mm 时,其长度不宜大于20m;安装后的水力警铃启动时,警铃声强度应不小于70dB。

5.png

湿式报警阀组安装实景图

 

2.室内消火栓系统施工

1.工艺流程

支吊架预制→主管压槽、支管套丝→管道支架安装→阀门安装→箱体及支管安装→管道试压→管道冲洗→消火栓及附件安装→系统调试→系统验收

2.工艺控制要点

(1)明装消火栓箱安装应确定箱体在墙面上的安装位置,找平、找正,下底距建筑面100mm。用膨胀螺栓将箱体固定在墙上,固定点不少于6处。暗装的消火栓箱不应破坏隔墙的耐火性能。

(2)消火栓的支管,应从箱门开启侧接入消火栓箱内。螺纹连接时应有 2~3 扣的外露丝扣,清理干净丝扣处的麻丝,并做防腐。消火栓支管穿越箱体处的孔洞应进行封堵,封堵的应无明显缝隙,平滑,牢固稳定。

(3)消火栓按钮安装在箱门开启方向、箱体内侧的最上部,连接的电线应用金属软管进行保护。

(4)消火栓箱门正面分别粘帖“消火栓”、“灭火器”等字样。

(5)消火栓栓口出水方向宜向下或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成90°角,栓口不应安装在门轴侧;消火栓栓口中心距地面应为1.1m。

1.png

消火栓安装示意图                                  消火栓安装实景图

 

3.消防水泵房施工

 

7.png8.png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


管路敷设

控制要点

1.明敷时,应采用单独的卡具吊装或支撑物固定,吊杆直径不应小于6mm。暗敷时,应敷设在不燃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

2.管路经过建筑物的沉降缝、伸缩缝、抗震缝等变形缝处,应采取补偿措施,线缆跨越变形缝的两侧应固定,并应留有适当余量。

3.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管路的管口和管路连接处,均应做密封处理。

4.金属管路人盒外侧应套锁母,内侧应装护口,在吊顶内敷设时,盒的内外侧均应套锁母。

系统布线

控制要点

1.在管内或槽盒内的布线,应在建筑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管内或槽盒内不应有积水及杂物。

2.系统应单独布线。除设计要求以外,系统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和交流与直流的线路,不应布在同一管内或槽盒的同一槽孔内。

3.线缆在管内或槽盒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导线应在接线盒内采用焊接、压接、接线端子可靠连接。

4.从接线盒、槽盒等处引到探测器底座、控制设备、扬声器的线路,当采用可弯曲金属电气导管保护时,其长度不应大于2m 。可弯曲金属电气导管应入盒,盒外侧应套锁母,内侧应装护口。

绝缘测试

控制要点

系统导线敷设结束后,应用500V兆欧表测量每个回路导线对地的绝缘电阻,且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20MΩ。

设备安装

控制要点

1.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探测器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探测器距离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安装间距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在走道顶棚上的,应居中布置,与其它管路发生冲突时,协调解决。

2.手动火灾报警按钮、防火卷帘手动控制装置、气体灭火系统手动与自动控制转换装置、气体灭火系统现场启动和停止按钮应设置在明显和便于操作的部位,其底边距地(楼〉面的高度宜为1.3m~1.5m,且应设置明显的永久性标识,消火栓按钮应设置在消火栓箱内,疏散通道上设置的防火卷帘两侧均应设置手动控制装置。

3.同一报警区域内的模块宜集中安装在金属箱内,不应安装在配电柜、箱或控制柜、箱内。

4.消防电话分机和电话插孔宜安装在明显、便于操作的位置,采用壁挂方式安装时,其底边距地(楼)面的高度宜为1.3m~1.5m。

5.报警控制器正面操作距离不小于1.5m,后面维修距离不小于1m。

6.连接导线应留不小于150mm 的余量,且在其端部应设置明显永久性标识。

7.火灾光警报装置应安装在楼梯口、消防电梯前室、建筑内部拐角等处的明显部位,且不宜与消防应急疏散指示标志灯具安装在同一面墙上,确需安装在同一面墙上时,距离不应小于lm。

8.防火门监控模块至电动闭门器、释放器、门磁开关等现场部件之间连接线的长度不应大于3m。

9.交流供电和36V以上直流供电的消防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应有接地保护,其接地线应与电气保护接地干线(PE)相连接。

联动调试

控制要点

1.室内消火栓系统联动控制:触发消火栓按钮,火灾报警器显示消火栓动作信号,消防控制中心自动/手动控制消火栓泵开启。

2.正压送风系统联动控制:触发火灾探测器或报警按钮,火灾报警器联动开启送风口,联动开启正压送风机。消防控制中心自动/手动控制送风机开启。

3.排烟系统联动控制:触发火灾探测器或报警按钮,联动打开排烟口,挡烟垂壁,联动开启排烟风机,消防控制中心自动/手动控制送风机开启。当手动打开排烟阀,自动启动排烟风机。280℃排烟防火阀自熔后连锁关闭排烟机。

4.水喷淋系统联动控制:末端放水时,火灾报警控制器显示水流指示器状态,显示压力开关信号,消防控制中心自动/手动控制喷淋泵开启。

5.事故广播联动控制:触发探测器,确认火灾信号,检查强切联动输出广播信号。

6.非消防电源切断控制:当消防控制室确认发生火灾时,应能切断有关部位的非消防电源(正常照明、空调系统等),并接通警报装置及火灾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标志灯。

7.电梯联动控制:当消防控制室确认发生火灾时,控制电梯停于首层。

8.防火卷帘门联动控制: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帘门,当任一侧的感烟探测器动作后,卷帘下降至距地1.8m处,当任一侧的感温探测器动作后,卷帘下降到底;用作防火分隔的防火卷帘门,当任一侧的感烟感温探测器动作后,卷帘下降到底。

 

5.管网式气体灭火系统施工


1.工艺流程

施工前准备→管道支架安装→干、支管安装→管道压力试验→管道吹洗→喷头安装→气瓶间设备安装→调试

2.主要工艺控制要点

(1)管道连接

①管道应选用无缝内外镀锌钢管,一般为冷拔镀锌钢管。

②DN80及以下管道可采用螺纹连接,DN100以上管道,采用法兰连接。使用法兰连接时,要选用凹凸法兰,法兰选用要与工作压力相匹配的法兰(一般选用中压/高压法兰)。遇有穿墙套管/孔径预留较小时,可采用单面丝扣法兰,DN100以上干管丝扣法兰厚度≥30mm。螺纹连接一般使用环氧树脂胶粘剂(除密封作用外,还有防腐作用),其胶液应途在螺纹上,不应聚堵在内口。螺纹连接应紧固到位,至少进扣在6扣以上。

③三通应水平使用,禁止垂直使用。

(2)储瓶安装

①应检查储瓶压力,不应低于设计压力,且不应超过设计压力5%。

②检查灭火剂的充装量,不应小于设计充装量,亦不应高于设计充装量1.5%。

③储瓶操作装置压力表,应朝向操作一面,选择阀高度不应大于1.7m,当高于1.7m时,下面设踏板。

④泄压安全阀不应朝向操作面。选择阀上应有防护区名称的永久标志,要牢固、清晰。

 

9.png

储瓶安装实景布置

 

 

6.消防防排烟系统施工方法

 

1.工艺流程 

复核预留洞口尺寸→风管制作→支吊架安装→风管安装→送风口、排烟口安装→送风、排烟防火阀安装→风机安装→风管严密性测试→设备单体试运转→系统调试→联动调试

2.工艺控制要点

复核预留洞口尺寸

检查预留洞口尺寸应比风管的外形尺寸大50~100mm,以便安装。

 

风管制作

1.板材表面应平整,厚度均匀,无凹凸及其他明显的压伤现象,并不得有裂纹砂眼、结疤及刺边和锈蚀情。

2.风管内壁须保持光滑,不能容许有任何阻碍气流的障碍物;现场风管接口的配置,不得缩小其有效截面。所有在风管上的分支开口及其它开口须在管道制作时作预留,除经特别批准外,一概不能在风管道安装后,才进行切割。

3.制作风管和配件,外径或外边长的允许偏差:小于或等于300mm 为-1mm大于300mm 为-2mm。法兰制作的不平整度不应大于2mm。

支吊架安装

1.支、吊架的间距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水平安装:直径或大边长<400mm,间距不超过4m;直径或大边长≥400mm,间距不超过3m。      

垂直安装:间距为4m,在每根立管上设置不少于两个固定件。

2.风管安装前应对安装好的支、吊架进一步检查位置是否正确,是否牢固可靠,符合下面要求:水平风管安装后的不水平度的允许偏差为每米不应大于3mm,总偏差不应大于20mm。垂直风管安装后的不垂直度的允许偏差为每米不应大于2mm,总偏差不应大于20mm。风管沿墙敷设时,管壁到墙面至少保留150mm的距离。

 

风管安装

1.水平吊装:将已组装好的水平风管通过手动葫芦或提升架提升至安装高度之上,提升风管至比最终标高高出150mm左右,拉水平线紧固支架横担,放下风管至横担上,确定安装高度。风管水平安装,水平度的允许偏差每米不应大于3毫米,总偏差不应大于20毫米。与具有转动部件的设备相连的软接头的质量应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

2.垂直吊装:采取自下而上逐节安装、逐节连接、逐段固定的方法。立管安装要注意的是与水平管接口处需在安装水平管时,考虑预留出 1~1.5 m的水平安装距离。风管垂直安装,垂直度的允偏差每m不应大于 2 毫米,总偏差不应大于20 毫米。

3.在风管穿过需要封闭的防火、防爆的墙体或楼板时,应设预埋管或防护套管,其钢板厚度不应小于1.6mm。风管与防护套管之间,应用不燃且对人体无危害的柔性材料封堵。

4.穿越前室、弱电间、配电间、楼梯间和安全走道的风管,公共区域内幕墙防火阀至空调送回风静压箱之间的风管,防火阀至防火分区隔墙之间长度大于200mm的风管均采用2小时耐火极限的防火板包覆处理。

 

风口安装

10.png

 

1.矩形风口两对角线之差不应大于3mm。风口与风管的连接应严密、牢固;边框与建筑装饰面贴实,外表面应平整不变形,调节应灵活。风口水平安装其水平度的偏差不应大于3/1000,风口垂直安装其垂直度的偏差不应大于2/1000。

2.排烟口在吊顶安装时,排烟管道安装底标高距吊顶面的尺寸应大于250mm以上;排烟口操作装置的电气接线及控制缆绳采用DN20套管,控制缆绳套管的弯曲半径不小于250mm弯曲数量一般不多于3处,缆绳长度一般不大于6m。

 

防火阀安装

11.png

阀门安装应单独设吊架,阀门安装在吊顶或墙体内侧时,要在易于检查阀门开启状态和进行手动复位的位置开设检查,并定期检查。风管穿越防火区及其他需要安装防火阀的区域需安装防火阀,阀门与防火墙之间风管应用1.6mm 或以上的钢板制作,并在风管与防护套管之间采用不燃柔性材料封堵。防火阀安装时,注意熔断器应在阀门入气口,即迎气流方向。

风机安装

12.png

整体安装的风机,搬运和吊装的绳索不得捆缚在转子和机壳或轴承盖的吊环上。风机吊装时,应按风机重量选用弹簧减震吊架;风机进出口风管设软接头。风机落地安装采用混泥土基础,基础与风机底座之间采用弹簧减震垫(如只做排烟用的风机可不用减震垫),各组减震器承受的荷载压缩量应均匀,不偏心。风机的进风管、出风管等装置应有单独的支撑,并与基础或其他建筑物连接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