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招标采购活动中,围标是一种违法行为,一旦发现可以向行政监督部门举报。接下来小编将具体讲解围标产生的后果有哪些,感兴趣的朋友一起了解下!

1. 扰乱了市场秩序,逃避主管机关的监督。很容易滋生腐败现象。在招投标过程中,以围标方式中标的,较恶意降价、以贿赂方式中标等其他违法行为更不易被发现,隐蔽性更强。有时,即使被发现,招标人和招标管理部门也找不到有效的方式对其作弊行为进行处罚,因为我国现行的招标相关法律法规并没有规定围标行为包括哪些情况,如何识别围标行为;目前,只列举了部分不规范行为为串通投标行为。

2. 围标直接损害了其他投标人的合法权益。围标现象本质上是由于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而造成的无序恶意竞争。不可避免的是,中标结果在很大程度上被操纵在少数企业手中,具有优势和实力的潜在中标者将被排除在外。它不仅会破坏正常的市场管理和诚信环境,严重影响招标投标的公正性和严肃性,还会损害大多数投标人的利益,阻碍社会的进步。

3.当无标底或复合标底招标而又不采取最低价中标时,围标常常会导致中标价超出正常范围,从而加大招标人的成本。由于参与投标过程的公司通常具有某种形式的利润分享,这就会使他们操纵的标价超出了合理低价范围。

4. 参与投标的企业诚信不高,企业自身素质较差。由于赌博心理占了上风,大多数企业在编制招投标文件时只注重价格,不认真研究施工方案,没有合理的应对措施。即使中标,也不太可能认真组织项目实施,给项目本身留下隐患。

围标产生的后果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扰乱市场秩序,产生腐败现象。市场秩序不仅要靠国家的宏观调控,也要靠我们自己自觉遵守。围标行为,与其他恶意压价、贿赂等手段相比,更具有隐蔽性。即便是被人发现了,招标人及有关管理部门也找不到制裁作弊的方法,因为我国并没有细致的规定哪些属于围标行为,只是列举了部分不规范的串标行为。所以,很容易产生腐败现象。

二、侵害了其他投标人的合法权益。如果按照正常程序,无论优势如何,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但是围标现象的发生,使得一些优势不太大的企业暗箱操作,通过一些作弊手段,把一些有优势的有实力中标的潜在中标人挡在了大门外。不仅影响了招标投标的公正性,也实实在在的侵害了大多有实力投标人的合法权益。

三、加大招标成本。当无标底或者复合标底招标又不采取最低价中标时,一些参与围标的企业会有某种形式的利益分成,会导致中标价钱超出正常范围,招标人的成本也随之拔高。

四、项目质量存在隐患。由于参与围标的企业诚信度不是特别高,企业自身素质也差,多数企业编制的投标文件也着重于价格,对具体施工方案也没有特别具体的研究,使得他们中标后,项目的质量无法保障,绝大部分可能存在隐患,无法保证项目的质量。

围标行为产生的后果涉及很多,为了投标人之间能够公平公正的竞争,保障他们的的合法权益,保障项目的质量,采购文件网小编认为应该拒绝围标,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市场秩序。更多招投标文件方案,行业资料尽在采购文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