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合单价的核心定义与规范依据
综合单价是指完成工程量清单中一个规定计量单位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或措施项目所需的全部费用,区别于 “工料单价”(仅含人工、材料、机械),其核心特征是 “全费用打包”,需满足《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13)第 3.1.2 条 “分部分项工程和措施项目清单应采用综合单价计价” 的强制要求,适用于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工程结算全流程。
二、综合单价的五大组成部分(附详细解析)
1. 人工费用:项目实施的人力成本
- 包含内容:完成该分项工程所需的全部人工成本,具体包括:
- 基本工资(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或行业定额人工单价);
- 津贴补贴(如高温补贴、高空作业津贴、夜间施工津贴);
- 奖金(如质量奖、工期奖);
- 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如加班工资、停工学习期间工资)。
- 计算依据:以工程量清单中的 “人工消耗量”(定额指标或企业定额)乘以 “人工单价”(当地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信息价或市场询价),例如某混凝土浇筑分项工程,人工消耗量为 0.8 工日 /㎡,当地人工信息价为 150 元 / 工日,则该分项人工费用为 0.8×150=120 元 /㎡。
2. 材料费用:项目实体的核心成本
- 包含内容:构成工程实体或辅助实体的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的全部成本,含:
- 材料原价(供应商报价或建材市场基准价,如螺纹钢 4800 元 / 吨);
- 运杂费(材料从产地 / 仓库到施工现场的运输费、装卸费);
- 运输损耗费(运输过程中的合理损耗,如砂石损耗率 1.5%);
- 采购及保管费(采购人员工资、仓库保管费,通常按材料原价 + 运杂费的 2%-5% 计取);
- 材料检验试验费(材料进场后的检测费,如混凝土强度试验,部分地区纳入企业管理费,需按当地规定执行)。
- 案例:某外墙瓷砖分项工程,瓷砖原价 60 元 /㎡,运杂费 5 元 /㎡,运输损耗率 1%,采购保管费率 3%,则材料费用 =(60+5)×(1+1%)×(1+3%)≈68.25 元 /㎡。
3. 机械使用费:施工机械的消耗成本
- 包含内容:完成该分项工程所需施工机械的全部费用,按 “台班费” 计算,具体包括:
- 折旧费(机械在使用年限内的价值分摊,如塔式起重机年折旧额 12 万元);
- 大修理费(机械周期性大修费用,如挖掘机大修理费 8 万元 / 次);
- 经常修理费(日常维护、保养、配件更换费用);
- 安拆费及场外运费(机械安装拆卸费、从基地到现场的运输费,中小型机械通常包含在台班费内,大型机械可能单独列项);
- 人工费(机械操作人员工资,如装载机司机工资 180 元 / 工日);
- 燃料动力费(机械运行所需的柴油、电力等费用,如柴油 8.5 元 / L);
- 税费(机械使用过程中缴纳的车船使用税、保险费等)。
- 应用场景:某土方开挖分项工程,采用挖掘机施工,挖掘机台班费 1200 元 / 台班,台班产量 500m³,则该分项机械使用费 = 1200÷500=2.4 元 /m³。
4. 企业管理费:企业运营的间接成本
- 包含内容:施工企业为组织和管理工程项目所发生的间接费用,不直接计入实体成本,但需分摊到综合单价中,具体包括:
- 管理人员工资(项目经理、造价员、安全员等非一线人员工资);
- 办公费(办公用品、水电费、通讯费);
- 差旅交通费(人员出差、材料运输的差旅费用);
- 固定资产使用费(企业自有办公设备、车辆的折旧、维修费用);
- 工具用具使用费(非固定资产的工具、器具费用,如卷尺、计算器);
- 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职工福利);
- 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
- 财产保险费(企业财产、工程保险费用);
- 税金(企业缴纳的房产税、车船税等);
- 其他(技术转让费、法律顾问费、投标费等)。
- 计算方式:通常按 “基数 × 费率” 计算,基数可选择 “人工费 + 机械费”(建筑工程常用)或 “人工费”(安装工程常用),费率由当地造价管理部门发布(如建筑工程管理费费率为 8%-12%),例如某分项工程人工费 + 机械费为 200 元 /㎡,管理费费率 10%,则管理费 = 200×10%=20 元 /㎡。
5. 利润:企业的合理收益
- 包含内容:施工企业完成该分项工程后应获得的合理利润,反映企业的管理水平、技术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利润水平与项目难度、市场竞争程度相关(竞争激烈的项目利润可能下浮,技术复杂项目利润可上浮)。
- 计算方式:同管理费类似,以 “人工费 + 机械费” 或 “人工费” 为基数,乘以利润费率(当地造价部门通常给出参考区间,如建筑工程利润费率 5%-8%),例如某分项工程人工费 + 机械费 200 元 /㎡,利润费率 6%,则利润 = 200×6%=12 元 /㎡。
补充:风险费用的归属
根据清单计价规范,风险费用已包含在综合单价中,主要涵盖:
- 材料价格风险(如钢材、水泥价格波动,通常约定 ±5% 以内由施工方承担,超出部分调整);
- 施工技术风险(如常规施工工艺的微小变更);
- 管理风险(如人工效率波动);
- 不包含的风险:国家政策调整(如增值税税率变化)、不可抗力(地震、洪水)、业主原因导致的设计重大变更,此类风险需按合同约定单独调整。
三、综合单价计算实例(以 “C30 混凝土梁” 为例)
| 费用组成 | 计算过程(单位:元 /m³) | 金额(元 /m³) |
| 人工费 | 人工消耗量 3.2 工日 /m³ × 150 元 / 工日 | 480 |
| 材料费 | 混凝土原价 420 元 /m³ + 运杂费 30 元 /m³ + 损耗 1% + 采保 3% | 463.92 |
| 机械使用费 | 混凝土搅拌机台班费 200 元 / 台班 ÷ 产量 5m³/ 台班 | 40 |
| 管理费 | (人工费 + 机械费)× 10% =(480+40)×10% | 52 |
| 利润 | (人工费 + 机械费)× 6% =(480+40)×6% | 31.2 |
| 综合单价 | —— | 1067.12 |
四、关键注意事项
- 专业差异:不同专业(建筑、安装、市政、装饰)的综合单价构成略有差异,如安装工程中 “人工费” 占比更高,机械费以小型机具为主;
- 地区差异:人工单价、材料价格、管理费 / 利润费率需按当地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 “建设工程费用定额” 执行(如上海与中西部地区费率相差 2%-3%);
- 合同约定:若合同约定 “综合单价固定”,则除设计变更、政策调整外,结算时不调整;若约定 “可调综合单价”,则材料价格波动超约定幅度时可调整;
- 措施项目综合单价:除分部分项工程外,措施项目(如脚手架、模板)也采用综合单价计价,构成与分部分项一致,仅计算基数为措施项目的人工、材料、机械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