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切实做好夏季高温期间建筑施工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
苏建函质〔2025〕133号

各县级市(区)住建局(委)、苏州工业园区规建委,各有关单位:

当前,我市已进入高温和强对流天气多发季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风险骤增。为切实加强夏季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中暑、火灾、极端天气灾害等事故发生,保障施工作业人员生命健康安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严格落实高温安全防控措施

1.科学调整作业时间。全面推行“做两头、歇中间”作业模式,严禁在日最高气温≥35℃时(以气象部门预报为准)进行露天作业(应急抢险除外)。气温≥38℃时,必须停止一切室外露天作业;确需施工的,落实遮阳、通风、轮换作业等保障措施。

2.强化防暑降温保障。每个作业点或生活区设置24小时供水站,配备足量盐汽水、凉茶、绿豆汤等防暑饮品。每日发放藿香正气水、仁丹等急救药品,发放记录留存备查;项目部配备急救箱,明确急救联络人。

3.改善现场作业环境。高温作业区须设置遮阳棚、喷雾装置或放置冰块降温;有限空间作业须配备大功率排风扇,每日下午各进行一次通风检测。围挡、外架、塔吊喷淋及雾炮每2小时开启≥10分钟,兼具降尘、降温双重功能。

4.加强健康监测与教育。强化“苏安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要求,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不适高温作业人员,立即调离岗位。班前会必须强调防暑要点,巡查人员每日检查作业人员状态,发现中暑征兆第一时间处置。

5.严抓防火防爆管理。易燃易爆物品(油漆、氧气瓶等)严禁露天存放,须置于阴凉通风处并设置警示标识。电焊等明火作业必须配备灭火器材,落实“动火审批”制度;全面排查电气线路老化、过载问题。

二、全面应对极端天气风险

针对可能的极端天气,建设单位应组织施工、监理单位严格落实“四个一”要求:

1.人员安全意识再教育一次。一是围绕极端天气应对,开展一次专题教育。二是专人负责天气预报的查询、传达工作,及时调整防强对流措施。三是巩固“安全生产月”教育成果,鼓励现场人员查找身边安全隐患,继续营造“人人都是安全员、处处都是安全岗”的良好氛围。

2.现场安全隐患再排查一次。一是针对深基坑、外脚手架等高风险部位,起重机械倾覆、高处坠物、临时用电不规范、临边围护缺失等多发安全隐患,开展自查自纠。二是企业安全管理机构也要组织巡查,同时紧盯临山、涉河、低洼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建设工程,发现隐患立即停工整改。

3.应对处置能力再验证一次。一是针对基坑、线性工程,要确保具备满足短时强降雨的排水能力。二是如强对流天气引发险情,要确保应急队伍、物资符合抢险需要。三是塔吊、吊篮、卸料平台、外脚手架、各类工棚要提前加固,确保能够抵御极端大风。四是暂停一切户外高处作业,确保相关指令能迅速传达执行。

4.工友转移预案再模拟一次。一是要用好“市安管系统”汛期转移避险模块,建设单位牵头定期摸排更新项目在施人员总数,提前与项目所在地政府沟通确定符合需求的转移安置点,切实提升极端天气项目转移避险效率。二各在建项目部要从转移指令发布开始,全过程模拟演练转移预案,进一步厘清分工、完善细节,实现现场安全可控、人员转移有序。

三、加强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

各地住建部门要及时掌握气象信息,健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警机制,加大查处力度,督促企业排查治理各类安全隐患问题、落实各项应急工作措施。严格落实特殊时段安全生产值班值守制度、领导带班制度和事故报告制度,遇有突发事件应及时、妥善处理并立即上报。

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5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