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看

1.  静态观察

首先观察电气线路或设备上的各接线头、各种开关、熔断器、断路器按钮、旋钮等是 否处于正确位置或有无松动(指断路器、熔断器)。

2. 通电观察

通电以后,观察电气线路或设备相关处有无冒烟、打火等异常现象。 一旦发现不良, 应迅速断电,以防故障进一步扩大。

3.  断电观察

断电后,可视情况分别观察相应部分的连线和闸刀、开关和连接是否异常或发热,电 子控制电路的电路板及集成块是否有断裂、损坏,晶体管、电容器、电阻器、变压器等元 器件有无缺损、烧焦和爆裂现象,导线上是否有烧焦痕或鼓包处,是否有折断压痕等。在 允许通电的情况下,还可以观察电气设备相关机械的运转和传动系统的运行是否正常。

 

二、耳听

1.  检查方法

电气线路或设备通电以后,仔细听有无异常声音,如线路接头处有无打火声、电气设 备运行时有无机械零件碰击声、按动某一功能键时继电器有无正常的吸合声等。

2. 需要说明的问题

利用耳听法,还可以积累对各种电气线路或设备的启动、各种开关的开或闭等工作方 式的感性认识,使维修各种电气线路或设备各种变得简单。

 

三、手(拨和摸)

轻拉各种电气线路或设备的连线、传动皮带盘等,凭手感判断其接触是否牢固,松紧 程度是否正常。只要不断积累手感的实践经验,凭手感也可以很快发现故障部位或故障元 件(零件)。

 

四、鼻(闻)

鼻闻电气线路或设备有无焦味或其他怪味出现,找出发出气味的部位或元件(零件、 接线),也有助于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清洁检查

1.  受潮、灰尘故障的特点

由于电气线路或变电设备具有室外工作的特点,所以经长期使用以后,电气线路或变 电设备表面灰尘增多。尤其是电气线路或变电设备部分受潮、灰尘增多时,会形成具有一 定阻值的导体,这就会破坏电气线路或变电设备的正常工作,从而造成了种种奇怪、特殊 和软性故障。

2. 检查方法

对于这类故障,检修时可先采用清洁法,即首先刷净电气线路或变电设备上各部位的 灰尘,并对受潮处进行去污处理,许多疑难故障有时便会被迅速排除。

 

六、脱开检查

1.  适用场合

脱开检查法也称为分段检查法,就是将某一部分线路断开,用万用表等仪器测量电压 值、电阻值或电流值,以此来判断故障。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电流变大、电压变低、短路 等故障的检查。

2. 检查方法

当某一个局部线路出现短路性故障时,流过它的电流就会大大增加。若采用其他方法 检修,时间一长可能会导致其他故障。使用脱开检查法,即将一部分线路断开,观察总电 流的变化,就可判断出故障的大概部位,而不致于损坏其他线路或设备。

若断开被怀疑的某一部分线路后,总电流立即下降,则故障就在这一部分线路中;否 则再逐一断开其他线路,最后总能找到故障所在。这种检查方法尤其适用于某(些)零部 件有局部短路但还不致于使该支路的熔断器出现熔断之类的故障。

3. 需要说明的问题

采用脱开法检查故障时动作要十分迅速,因为过大的电流很可能会引起新的损坏型故 障。当断开的线路不是故障所在的线路时,总电流仍会很大,故这时应立即断电,重新对 其他线路进行脱开检查。 一旦故障部位找到后,可以通过测量该线路对地间或线路间的电 阻值,来进一步寻找故障零部件。

七、电位分析的方法

对电气线路或变电设备故障的检查方法较多, 一般是根据具体情况来选用相应的方 法,电位分析法是最根本的方法之一。

电气线路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各点会有不同的电位。因此,可以通过分析和测量电 气线路中某些点的电压及其分布情况,来确定电气线路故障的类型和部位。这就是电位分 析法。

以图1-7所示电路为例,假定电源电压为220V, 负载电阻器R₁=3R₂, 忽略导线的电 阻,则不难算出在正常情况下,线路中L 、1 、2 、3 、4  各点对基准(0 V)  点 N  的电位 分别为:

 

八、阻抗分析法

1、查找电磁接触器电路故障部位?

电磁接触器常见控制电路如图1-13所示。如电路正常,合上开关SA  以后,测量各部 分的电阻正常值分别为:①与④两点间电阻值应为0Ω;①与⑤两点间电阻值应为某一值;

⑤与⑧两点间电阻值为0Ω。

3.png

如果故障为接触器KM 不能吸合,说明电路存在如下故障:

1.SA  不通或①与④两点间导线有断路处

合上开关SA, 如测得①与④两点间电阻为∞,则故障原因为开关SA 触点不能正常导通,或者是①与④两点间导线有断路处。

2.KM      线圈短路

若测得接触器 KM 线圈两端电阻为0Ω,或比正常值小许多,说明接触器KM 线圈绕 组有短路(也包括匝间短路)现象存在。

3.K     触点接触不良

如测得④与⑧两点间电阻为∞,则故障原因为④与⑧两点间有导线断路,或KM 线 圈 断线,或K 触点接触不良。

 

2、查找线缆故障部位?

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