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目的:
挂篮称重是为主梁施工控制提供挂篮结构的准确重量。
检验长平台牵索挂篮结构安全度以及测量挂篮纵梁和横梁弹性变形值。
模拟主梁C2#(C2’#)块施工步骤,得出牵索挂篮结构施工主梁节段部分阶段下的索力,线型和主梁应力实测值。为以后的节段施工提供依据。
二、试验条件:
由于牵索挂篮结构庞大,自重及加载荷重巨大,故将牵索挂篮安装到第一个悬浇段(即C2#块)位置作静载试验。
牵索挂篮安装完成,经检验合格后,按C2#块施工步骤进行静载试验。
三、试验内容:
挂篮提升试验及称重;
两套挂篮对称进行模拟C2#、C2’#块混凝土灌注状态下分步骤作静载试验;
两套挂篮对称按主梁最重节段(C23#块)混凝土重量加载作挂篮结构安全检验;
四、挂篮提升试验:
1、按“宁指-245”图要求安装平衡重50t;
2、挂篮称重:挂篮拼装完成,模板及其支架未安装前,要对挂篮称一次重。
每套挂篮共布置12台40t传感器,分别装在中、后横梁4根边吊带的千斤顶支承
分配梁上进行,中横梁每根边吊带上用4台传感器,后横梁每根边吊带上用2台
传感器。根据中、后横梁4根边吊带上的传感器读数叠加计算出挂篮自重。称重
时挂篮应提升离开拼装托架并与主梁底有一定距离。因受传感器数量限制,两只
挂篮分先后单独称重。
挂篮提升:通过75t液压千斤顶、115t螺旋支顶交替作业顶升中、后横梁四根边吊带和实现。注意:两套挂篮对称提升;一套挂篮4根吊带同步进行提升,高差控制在10cm以内;后横梁的反顶装置与梁底保持约10~20cm间隙,如提升高度较大时,要采取提升吊带和降低后横梁反顶装置交替进行。
挂篮提升前、后应调整挂篮的纵、横向位置,挂篮提升到位后将挂篮定位锁定(《牵索挂篮第二节段拼装工艺》第四、19条)。
五、挂篮静载试验:
测量主梁线型、塔变位、挂篮纵梁、前横梁线型及温度;
对称加载100t(模拟模板及支架等重),测量温度,塔变位,主梁线型,以及挂篮纵梁和横梁的弹性变形值(100t中包括底模分配梁,斜腹板支架20t)。然后根据设计院提供参数设定挂篮前端标高。将挂篮中横梁的四根吊带要施加预紧力共240t,每带各60T。
C2#、C2’#牵索张拉到200t(每根索100t),测索力、温度、塔变位、挂篮变位及主梁主梁线型。
对称加载110t(相当于主梁C2#、C2’#节段灌注混凝土总量的1/3)测量挂篮纵横梁的弹性变形值,进行安全检查:吊带、后反顶力装置,各连接处的焊缝和螺栓,牵索头处各受力部件。
对称加载110t(相当于主梁C2#、C2’#节段灌注混凝土总量的2/3)观测项目同上。
对称加载128t(相当于主梁C2#、C2’#节段灌注混凝土总量完毕)测量温度、塔变位、挂篮变位、主梁线型及索力。同时监测C1#、C1’#块主梁应力。观测项目同上。至此,模拟C2#、C2’#块混凝土灌注状态下静载试验完成,要求试压时间12小时。
继续对称加载50t,要求在加载时内观测挂篮纵梁、前横梁的变位,要专人检查挂篮主要拼接处的螺栓和焊缝的安全状态,牵索头处各受力部件的安全状态。要求满载12小时。
对称拆除50t,观测挂篮变化;
对称拆除128t,观测项目同8;
10、对称拆除110t;观测项目同8;
11、对称拆除110t;观测项目同8;
12、对称拆除80t(保留底模分配梁及斜腹板支架等20t)。卸载完成后放索力至零,然后根据试验结果重新调整底模标高。测量项目同1。
六、为了称出挂篮和模板的实际重量,在C2#、C2’#块施工完毕,牵索体系转换完毕,挂篮下降后再称重一次,得出挂篮结构加上模板重量在前、后吊带上的分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