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桥为新桥河沟谷而设,桥位区地形起伏较大,谷沟V型,桥位区北侧大包梁山顶最高点高程503.60m,桥位区内沟床最低点高程311.50m,相对高差为192.1m。桥岸区(两岸)地形坡度为30~60度,相对较陡。沟谷两岸植被茂密,场区内主要地层为为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坡积层,中生界白垩系下统苍溪组,陡坡处基岩出露,自然坡度起伏较大,根据设计提供的钻探资料,本桥位的基岩主要为细砂岩,岩质一般较硬。桩基设计为勘岩桩,设计推荐采用挖孔灌注桩施工。
2、本桥与尖包梁隧道出口高家岭隧道进口相连,位于分离式路基段,左幅全长292.5m,起止桩号为ZK40+202~ZK40+494.5。右幅全长330.5m,起止桩号为YK40+224~YK40+554.5。其平面围岩R=2550m的左偏圆曲线上;右线纵坡位于-2.5%坡度的纵坡上,左线纵坡位于-3.0%坡度的纵坡上。
下部构造:巴中岸桥台采用重力式U型桥台扩大基础,达州岸桥台采用肋板式桥台接桩基础。左幅1#、6#桥墩采用双柱式圆墩接桩基础、2#、3#、4#、5#墩为变截面高墩接方桩基础。右幅1#、7#桥墩采用双柱式圆墩接桩基础、2#、3#、4#、5#、6#墩为变截面高墩接方桩。
3、主要工程数量:桩基长度 284m/ 14 根/ 1497.6 m3,其中方桩140m/6根/1045.2m3,圆桩252m/16根/502.7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