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要求
基底承载力达到规定要求,回填土方压实度不小于93%,每200m压实层检测4点。
二、回填材料要求
在路基填筑前,填方材料按《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进行土壤的分析、液限、塑限、含水量、密度、重型击实及土的强度等试验。填筑的材料中不得采用膨胀土,过湿土等。
三、施工监理
1.在开始进行软基处理的同时,要求做好临时排水设施,保证施工过程中不受水流的侵害,并且注意流水不得排入农田、耕地、也不得引起淤积和冲刷。
2.施工现场操作人员检查,必须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横向间距不小于2m,纵向间距不小于3m。
3.挖除作业面应于装运作业面相错开,严禁上、下双重作业。
4.路堤基地的软土层全部清楚干净,露出坚实的下承层时开始进行回填。
5.压实前应检测填筑材料的含水量,与最佳含水量之差应在±2%界限范围内。
6.碾压路基时,前后两次轮迹须重叠20~30cm,在死角和压路机压实不到的地方,使用夯机、夯锤或其他有效夯具予以夯实。
7.软基处理后的地面,横坡不陡于1:10时可直接填筑,在稳定的斜坡上,横坡在1:10~1:5时应将表土翻松,再进行填筑,地面横坡陡于1:5时,应将原地面挖成不小于1m宽度的台阶,且内倾斜2%~4%的横坡。
8.每层填土的松铺厚度不大于30cm,也不小于10cm,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9.土方填筑期间土气干燥,应对压实后的路基进行洒水2~4次,以防松散扬尘。
10.在路基施工时,当回填土遭到雨水浸泡后,必须待路基表层土接近最佳含水量时,重现复压,重新检测。
质量通病及预防
基底软土清理不干净,回填碾压后出现“软弹”现象。
基底积水,
边角碾压不到位,
填筑层厚过厚,压实度达不到规范要求,以至沉降过大
针对以上问题,应加大巡视力度,对于用不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的材料填筑及施工方法要坚决制止,实行动态监理,把质量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