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第三合同段垫层采用15cm级配碎石混合料铺筑,我项目经理部通过精心组织和安排,在路基交验、工作面整理、机械设备、材料、人员、技术交底等方面进行了充分准备和合理组织,严格按照试验段施工技术方案组织施工,于2011年9月18日成功铺筑了垫层试验段,完成了K17+841.7~K18+216.7段,共375m长级配碎石垫层试验段施工任务,并取得具有指导性的施工实用数据,通过总结分析为大规模施工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参数和依据。
二、试验段检验的主要技术参数以及工艺
1.施工基本情况
施工时间:2011年9月18日
施工天气:晴
施工段落:K17+841.7~K18+216.7全幅
级配碎石垫层混合料配合比:
0~5mm:5~10mm:10~20mm:16~31.5mm=29:25:26:20
确定级配碎石垫层最大干密度为2.21g/cm3,最佳含水量为3.5%。
3、确定松铺系数
松铺系数的确定:由测量队在试验段长度内,每10延米一个断面,每断面6个点,精确测量摊铺前的路基标高,在点位做好记号后,再测摊铺后的松铺标高。然后待试验段全段终压完成后,再次精确测量相同点位的压实标高。经对所测量的数据进行整理,应用下式计算松铺系数K值:
K=Σh松铺厚度/Σh压实厚度
经现场测量人员严格检测,高程测量数据进行碾压前后对比计算松铺系数,经检测确定松铺系数K=1.30作为垫层大规模施工的技术参数。
4、压实工艺以及压实遍数的确定
本次试验段采用两种压实方案,经过现场压实度的检测,最终决定采取的碾压方案为:
初压第一遍采用一台YZ-20振动压路机碾压,一来一返为一遍碾压一遍;复压采用两台YZ-20振动压路机1/2错轮弱振碾压一遍强震两遍;终压采用YZ-20振动压路机整轮擀光两遍或碾压至无轮迹。碾压速度,初压以采用1.5-1.7Km/h为宜,以后宜采用2.0-2.5Km/h。
通过现场试验人员对压路机碾压四遍、六遍的压实度分别检测对比,最终确定压路机在碾压六遍的情况下压实度全部合格。
5、施工中的协调和配合
试验段施工过程中各环节保持连续,各工序的作业机械与生产能力基本匹配,未出现窝工现象;现场指挥系统灵活、机动,质检体系运转顺畅,质检人员责任落实到位;施工现场忙而不乱,井然有序地按照预定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要求进行了垫层试验段的施工。
6、确定标准施工工艺
A.运输车辆的合理数量及运输方式;
B.混合料的摊铺方法和适用机具(包括平地机机行进速度、摊铺厚度的控制方式);
C.压实机具的选择和组合方式、确定碾压顺序、速度和遍数等;
D.严密组织施工各工序的协调和配合;
E.现场含水量的增减和控制方法;
F.确定出每一作业段的合适施工长度;
三、本次试验段采取施工工艺和技术总结
1、施工准备
1.1路基验收
施工前, 根据施工图纸及设计院所提供的已知点(坐标点和水准点),对这些控制点进行校核,并将复测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并对路床的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验收、除压实度、平整度、高程、宽度、厚度、弯沉及横坡要在规范允许的偏差内,还应对外观进行检查,要求表面平整,边线整齐,有局部缺陷的应组织专门的路基处理小组,及时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