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路桥工程 » 路基路面
3%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组织设计6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13-10-25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13 K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gc5.com
3%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组织设计6p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及招标文件要求,我部在省交通科研所、业主及贵办的指导下,已完成3%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的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设计及验证。为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数量及组合方式;确定拌和机上料速度、混合料拌和时间;确定碾压组合方式、松铺系数、平整度控制措施;全面检查材料及施工质量;检验施工组织能力及质量管理体系的可行性,我部拟于2010年8月28日试铺 200 m长试验段。试验段组织如下:混合料468m3,采用P.C 32.5级的复合硅酸盐水泥31.3T。
   一、 试验段位置选择
   2010年8月28日铺筑BK485+700~BK485+900段3%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下层厚18cm,路面宽度12.99m,铺筑混合料468m3。
   二、管理和技术人员配备情况
   1、施工总负责人:
   2、现场负责:
   3、质检负责人:
   4、试验负责人:
   5、测量负责人:
   6、安全负责人:
   7、安全员:
  三、机械设备、劳力投入计划
  1、摊铺机 2台 DLT90SSC
  2、自卸汽车 12台 自卸车30T
  3、振动压路机 3台 YZ18GD-2、KS200D、YZJ-12
  4、小型振动压路机 1台 HD10VV
  5、水泥稳定土厂拌和设备 1台 DWBS-500T
  6、 洒水车 2台 SNJ5110GSS、CLW5111GSSTS
  7、装载机 3台 厦工ZL50、LG800
  8、劳动力 40人。
   四、试验段材料组织
   试验段所使用材料相同于大面积使用材料
   1、主要碎石供应为长泰明贤石料场。并分别设立标识堆放,经检验符合规范要求。
   2、水泥采用P.C 32.5级的复合硅酸盐水泥
   五、施工工艺
   1、准备工作面
   根据路基单位提交的工作面情况,按照设计进行测量放样,并清除作业面表面的浮土、积水等,表面撒水润湿。路基表面平整、坚实,经检验符合规范要求,无松散、软弱路床。
   2、施工放样
   在铺筑3%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前,做好施工放样工作,恢复中线时,直线段每1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5m设一桩,两侧路肩边缘路肩墙内侧设指示桩,在指示桩上及路肩墙用明显标记标出水泥稳定碎石层边缘的设计高(用白灰线在路肩墙上弹出设计高度)。
   3、混合料拌和
   用集中厂拌法,拌和机械为DWBS-500T型拌和楼一套,其生产能力约为450~500t/h。在正式拌和混合料之前,必须先调试所有设备,待一切正常后才能拌和混合料,根据试验提供的理论配合比进行试拌,由试验室现场取样,进行筛分试验,测定其级配是否符合要求,同时测定含水量,反复调试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此时得到的参数才能在试验段施工时使用。底基层使用的材料为(19~31.5mm)碎石+(19~9.5mm)碎石+(4.75~9.5mm)碎石+石屑+水泥。碎石与石屑由装载机进料,铲料时,铲斗应离地面20cm左右,以免带入杂物污染料源。石料进仓后在拌和过程中应始终保持料仓内有石料,不得中途停料,料仓贮满料后,即开动拌和机上料搅拌,同时加水。从皮带输送混合料到出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拌和楼的控制室由一名控制员对整个拌和场的上料、拌和、卸料进行控制操作,在拌和楼开盘后的第一斗料卸车时,须经专职的质检员对其外观质量进行检查,若发现含水量过大或过小,拌和不均匀,应对第一车料予以废弃,再检查第二车,直到拌和均匀,质量稳定可靠为止。
   4、混和料运输
    用12部30T自卸车运输混合料,满足拌和、摊铺的连续性。在摊铺前配备一名熟练的工人指挥自卸车卸料,避免自卸车撞击摊铺机。
5、摊铺
   (1)摊铺方向由BK485+700向BK485+900摊铺。摊铺机采用DLT90SSC 型水稳摊铺机,具有自动调平、整幅摊铺、摊铺厚度较大、作业速度和供料速度自动控制、预压密实度高等性能。根据现场施工条件,摊铺采用2台摊铺机拼装成7m+6m宽度,摊铺时摊铺机的前进方向平行于中线。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在路基边缘两侧架设钢丝绳,中间架设铝合金导梁的方式控制高程。为防止摊铺后混合料离析,采用两台摊铺机呈梯队型摊铺,两台摊铺机相距5~10m错列前进。
(2)待混合料运输车多于7辆后混合料摊铺开始进行,摊铺时混合料的含水量高于最佳含水量0.5%~1.0%。第一层摊铺厚度为18cm,根据以往经验(本次试验段初定松铺系数为1.30),摊铺速度控制在1.0~2.0m/min 左右,并在摊铺机后面设专人消除集料离析现象,特别注意铲除局部集料“窝”,用新拌混合料填补。
6、碾压
   摊铺完成后及时碾压,碾压长度控制在50m,且层次分明,有明显分界标志。试验段碾压组合采用两种方案:
   方案1、BK485+700~BK485+800段第一遍采用YZ18GD-2压路机静压一遍,振动碾压两遍,KS200D压路机振动两遍,采用YZJ-12压路机终压一遍。由于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的碾压轮宽度,所以路面两侧应多压2~3遍。因路肩墙的原因路面两侧有20~30cm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我们配备了D10VV小型压路机进行碾压。
   方案2、BK485+800~BK485+900段采用YZ18GD-2压路机静压一遍,振动碾压两遍,KS200D压路机振动三遍,采用YZJ-12压路机终压一遍。由于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的碾压轮宽度,所以路面两侧应多压2~3遍。因路肩墙的原因路面两侧有20~30cm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我们配备了HD10VV小型压路机进行碾压。
   振动压路机在结构层全宽内进行碾压。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路肩向路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路肩碾压。碾压时,重叠1/2的轮宽,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共碾压6~7遍。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前两遍采用1.5~1.7KM/h,以后采用2.0~2.5KM/h。碾压过程中,水泥稳定土的表面始终保持潮湿,如水分蒸发过快,及时补洒少量的水。碾压时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以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层面不受破坏,同时碾压应在水泥初凝前及试验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并达到要求的压实度且没有明显轮迹。
   7、接缝处理
横缝处理:在实际摊铺过程中控制好摊铺速度,和后台搅拌速度的统一,施工过程中是不会存在横向接缝。
   纵缝处理:施工过程中存在纵向接缝,为防止摊铺过程中纵缝拼接的混合料离析,采用两台功能相同的摊铺机呈梯队型摊铺,两台摊铺机相距5~10m错列前进,如纵缝拼接处有明显离析用新拌混合料填补。
8、养生
   碾压完成后应立即用无纺土工布覆盖养生,养生期间应保持土工布湿润状态,养生时间不少于7d。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禁止任何车辆在铺筑好的底基层上面通行;施工范围内树立安全警戒标记,现场施工人员应持证上岗。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养生期间封闭交通,禁止车辆(特别是重车)通行。
   六、试验段铺筑目的
   1、验证拌和设备对生产配合比的控制稳定性。
   2、得出混合料生产产量,与路面摊铺速度是否匹配。
   3、检测压实度,确定碾压程序和碾压遍数。
   4、确定松铺系数。
   5、检测整体施工组织的人员、设备、材料、质检程序的可靠性。
   6、铺筑完毕后紧跟着质量检测,测出各种数据指标,与规范要求相比较,对不足之处提出改正措施,选择较为合理、理想的施工方法,最终形成试验段总结,以便指导大面积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