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沿线地形、地貌
本工程地貌单元西部属浙东侵蚀山丘陵区,线路发育条带状冲洪积平原谷地。山前发育洪坡积斜地,地势相对平缓。沟谷切割较深,地势陡峻。岩体风化剥蚀强烈,大多强-中风化基岩裸露,山脊浑圆状为主,植被发育,杉松为主。
2.2地质、地震
本工程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个平均降水量在1850mm。年平均气温在17.9℃,最高气温多出现在7-9月份,极端最高气温41.4℃,最低气温出现在12月至次年2月,极端最低气温-5.3℃。
本工程区域构造属华南褶皱系浙东南褶皱带之温州-临海坳陷的东南部,界于温州-泰顺断坳和黄岩-象山断坳之间。构造格式以脆性断裂为主,褶皱不明显。通过本区的大断裂主要有温州-镇海大断裂、泰顺-黄岩北东向大断裂及温州-丽水北西向大断裂。这三条大断裂形成于燕山晚期,在较近地质时期内均有活动迹象,并伴有南北向、东西向的三、四级断裂带。区段内构造格局总体呈网格状,表现为碎裂岩带和碎块岩带,迹象明显。由区域性大断裂派生的次级构造普遍发育,主要表现为小断裂的节理带,影响隧道路堑边坡岩体完整性及稳定性。
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为0.05g区,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区。
2.3气象、水文
本工程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个平均降水量在1850mm。年平均气温在17.9℃,最高气温多出现在7-9月份,极端最高气温41.4℃,最低气温出现在12月至次年2月,极端最低气温-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