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双凤至平台段全长64.7km,互通立交4处。设计速度80km/h,路幅24.5m,双向四车道。
全线需要进行监测的高边坡共16处,总长3043m。挖深30~40m之间,多集中分布于低山丘陵区。最大挖深为44m。
边坡由于岩体节理、裂缝发育,大气降水容易进入,在 湿热的气候条件下,物理、化学风化强烈,残坡积层及全风化岩土体强度较低,雨季岩土体含水量增高,则强度更低。
全线高边坡坡积层、残坡积层、全风化层层位发育松散,其粘聚力、内摩擦角值低。基底岩节理、裂缝等结构的发育,具有遇水易软化、崩解的特性。边坡开挖后,自然山体平衡遭到破坏,应力调整,坡面松弛,坡脚应力集中,容易产生由于坡脚应力不足的坡脚压碎变形破坏。
岩土体饱水后自重增大,下滑力随之增大,边坡开挖后尤甚。坡体内存在倾向临空贯通结构面,边坡开挖后,易产生沿该构造面的滑动变形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