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当软土层较浅或厚度小于3m,宜采用浅层处理方法。主要有换填法、抛石挤淤法、砂垫层法、土工合成材料垫层法。
4.2.2换填法采用换填法处理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先将软土挖除干净,并将底部整平。若软土底部起伏较大,可设置台阶或缓坡,软土底部的开挖宽度不得小于路堤宽度加放坡宽度。
换填所用的填料及压实要求应根据所处路堤部位,分层碾压达到相应的压实标准。
4.2.3抛石挤淤法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片石必须采用不易风化石料,片石直径不得小于0.3m。
2 片石抛投时,应从地基中部各两侧逐步进行。
3 片石抛出水面后,应用较小石块填塞垫平,采用重型振动机械碾压,或采用100~150t-m的夯普夯击能2~3遍。根据片石所处的路堤部位,达到相应要求的地基系数。
4.2.4砂垫层法:当路堤高度大于设计临界高度不多时,如软弱土层及其硬壳均较薄,可采用砂垫层,砂垫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砂垫层施工前应将基底清理、整平,并按设计要求做好基底碾压或土路拱,有边坡时应先将边坡做好,防止坍土混入砂垫层中,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垫砂层。
2 砂垫层应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粗砾砂,其含量不大于5%,且不含有机质,垃圾等杂质。
3 砂垫层应采用分层压实法施工,可适当加水,分层厚度、压实遍数应通过试确定,分层施工时,下层密度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填筑上层。
4 砂垫层密实度的质量标准应达到相对密度不小于0.67,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5 在砂垫层填筑或填筑完后必须将路堤两侧的干砌片石护坡完成,并同时做好反滤层,以免砂子向两侧流失和保持路堤坡脚整齐完好,保证排水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