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路桥工程 » 路基路面
路基土石方施工方案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12-05-02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219 K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gc5.com
路基土石方施工方案
挖方路基施工顺序:施工测量→场地清理→土方处理(确定运往何处填筑或作弃方)→监理工程师签证→土石方开挖→边坡整修及检验→路床清理及验收。
1)、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包括:公路导线、中线、水准点复测、横断面检查与补测、增设临时水准点、截水沟位置、涵洞、路基挖方、边坡坡口线、路堤边坡坡脚线、边沟与排水沟位置等测量与放样等工作。施工测量的精度应符合国家有关规程规定的要求。
路中线用全站仪以坐标法进行复测,在仪器使用之前先进行检验和校正。全面恢复公路中线并可靠固定的平曲线交点、竖曲线转点、缓和曲线与圆曲线的起讫点、主要人工构造物位置等主要控制桩。
路中线恢复过程中,特别注意检查路线中线与桥梁中心线、相邻标段的路中线是否闭合。复测报告交监理工程师认可。若出现超出规范(长度丈量是否准确)规定的误差或其他问题,报监理工程师以便查找原因,及时纠正。
施工测量对原水准点进行校核,若超过允许误差范围,须报告监理工程师。在挡土墙、涵洞、高填深挖地段及地段复杂地段将增设临时水准点,期间的距离以测高不加转点为原则,宜为100m,临时设置的水准点必须坚固稳定,对跨年度工程或怀疑被移动的水准点应进行校核。
根据恢复的路中线及设计文件与施工工艺要求等,定出路基用地界桩,路堤坡脚线、路堑堑顶线、弃土堆、截水沟与排水沟位置等以及施工内容所需要的施工范围并在距路中线一定安全距离处设间距不大于50m的施工控制边桩,标明路基的填挖值。由于机械化施工路基土石方,在距路中线一定安全距离处每隔20m左右设置控制施工标示控制桩。控制边桩放样完毕即进行边桩放样并根据施工进度每填挖5m进行中线复测,以控制边桩转达度。边沟、截水沟及排水沟施工放样时,每隔20m(曲线段每隔10m)在沟边缘设控制桩并标明施工里程及挖深。施工过程中注意保护施工测量标志特别是原始标志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