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施工总平面布置
4.1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
本着“因地制宜,见缝插针,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的方针,尽可能使各施工区域围绕脱硫系统布置,在满足现场整体策划的要求下,力求方便施工。
4.1.1 平面布置力求紧凑合理,各施工区域划分尽量符合施工工艺流程,减少二次搬运。
4.1.2 根据施工工艺对场地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布置各施工区,力求各专业之间互不干扰、便于管理。
4.1.3吊车机具布置位置合理,留出进出场通道,满足施工要求。
4.1.4合理布置场内外交通运输,使各阶段交通方便,运输畅通。
4.1.5合理交叉使用场地,原则上前期以土建使用为主,后期以安装使用为主,提高场地利用率,节约用地。
4.1.6尽最大努力安排好施工顺序,衔接好材料交货与现场制作施工的时间,提高仓库、堆场的周转利用率。
4.2施工总平面布置概况
4.2.1主要施工生产用地:烟道制作利用6标段现有制作场地。材料、设备堆放场等布置在业主指定的区域内;
4.2.2由于吸收塔几何尺寸较大,拟在安装位置按从上到下的倒装安装方案,吸收塔制作场布置在碎煤机室北侧的区域,待制作完毕后拆除;
4.2.3安装工器具采用可移动的集装箱存放;
4.3机具布置
分别在脱硫岛#5、#6吸收塔与纬4路之间集中布置电焊机,作为吸收塔底板及支撑、吸收塔筒体、烟道安装使用。管道安装位置比较分散,而且焊接工作量相对较少,可根据实际情况临时布置电焊机以满足要求。
修配组合场作为脱硫烟道的制作场,在碎煤机室北侧的区域布置一台卷板机,作为吸收塔壁板制作机具;
吸收塔的安装,拟在安装位置按从上到下的组合提升方案进行就地组合安装,主要机具用液压顶升装置,同时辅助使用25t汽车吊配合;
其他设备吊装利用200吨履带吊和65吨汽车吊、25吨汽车吊等作为脱硫系统安装辅吊机具。
4.4现场道路
按业主对该区域总体规划进行布置。
5、施工力能供应
5.1施工用水
5.1.1 施工生产用水
本专业用水由业主指定的地点引接。
5.1.2 消防用水
6机组施工时已经布设了消防栓,能够满足本专业的消防需要。
5.2施工用电
5.2.1用电设施
施工电源的选择及布置: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本标段共设置一台二级配电柜,布置在6#吸收塔旁,然后根据施工进展情况分别引接三级配电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