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图纸中桩号K1+129至K0+530车行道及路缘石,排水图纸中桩号K1+129至K0+530红线范围内的管道工程.公共汽车停车港湾4个;预埋管道9处。现状管道、检查井、收水口、收水支管的拆除及外运,旧管道长约520米,检查井8个,收水支管长240米,收水口32座。
2.2 设计概况
2.2.1 道路等级为中等城市沥青混凝土主干道。标准轴载100KN;设计年限累计标准轴次在800万次/车道;计算行车速度:50KM/H;抗震标准7度;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的设计年限为15A。
2.2.2 本路段最大纵坡为2.016%,最小纵坡为0.17%,本道路纵断与高新五路边顺接。道路红线为43M(红线)=6.5M(人行林道含1.5M行道树)+5M(非机动车道)+2M(绿化带)+16M(车行道)+2M(绿化带)+ 5M(非机动车道)+ 6.5M(人行林道含1.5M行道树)车行道采用抛物线加直线型路拱,横坡1.5%;非机动车道采用直线型路拱,横坡1.5%;人行道采用直线型路拱,横坡1.5%;
2.2.3 路面结构:
1)机动车道路面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8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36CM水泥稳定碎石(二步),18CM厚水泥稳定砂砾(一步)。
2)非机动车道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 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6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18CM水泥稳定碎石,18CM厚水泥稳定砂砾。
3)人行道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6CM高强彩砖;3CM1:3(体积)水泥砂浆;15CM厚水泥稳定砂砾。
4)路缘石的采用:直线段及半径R大于50M的曲线段,采用长100至75CM路缘石;半径在50M至10M之间的曲线段,采用长50CM的路缘石;半径在2至10米之间的曲线段,采用长15CM的路缘石;半径小于2M的曲线段,采用长20CM的路缘石,立路缘石宽20CM(含1CM折角),高30CM.路缘石采用花岗条石.
2.3施工条件
本标段主体工程位于交通繁忙的城市道路上,施工用地紧张,临时设施不易布置,周边为居民区,交通配合及协调难度较大。
三、施工部署及平面布置
3.1部署原则
1)根据工程特点和工程规模,结合现场情况,合理安排,衡组织施工。
2)满足建设单位招标文件中关于工程安全、质量、环保及文明施工的要求,选配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训练有素的相应专业施工队伍,配备先进完好的机械设备,合理进行施工组织。
3)满足工期要求,采用各种有效措施,确保实现工期目标。
4)本着“先主体、后附属”的原则,安排工期。
3.2施工部署
3.2.1 工程特点分析
本工程是集拆除、改造、新建于一体的城市道路改造工程,施工工艺较相近,能够展开多个工做面并行施工,同时易造成相同机械配置紧张。
根据北方气候雨季即将来临,对道路施工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