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和九龙隧道均采用双口施工,先施工明洞及洞门,然后进行正洞施工。
正洞施工方案为中导先行,并浇注中墙C25防水砼,中导贯通后先进左洞施工,后施工右洞。
1.1开挖及支护步骤
I类围岩:采用中导坑加侧壁导坑法开挖,先墙后拱法衬砌。隧道开挖以中导坑超前并浇注中墙砼,然后侧壁导坑推进,衬砌边墙砼,上半断面开挖采用环形留核心土的方法,最后施作拱部二次衬砌。具体步骤见“I类围岩开挖及支护步骤图”。
II类围岩:采用中导坑加上导坑分部法开挖,先墙后拱法衬砌。隧道开挖以中导坑超前并浇注中墙砼;然后上导坑推进,进行拱部初期支护,接着进行墙部开挖,衬砌边墙砼;拱部二次衬砌完成后,开挖预留核心土,最后施作仰拱及填充。具体步骤见“II类围岩开挖及支护步骤图”。
III类围岩:中导坑开挖并浇注中墙砼,正洞上下台阶法开挖,上下台阶相距不小于10m,先墙后拱法衬砌。最后施作仰拱及填充。具体步骤见“III类围岩开挖及支护步骤图”。
IV类围岩:中导坑先行并浇注中墙砼,正洞全断面法开挖,全断面初期支护,先墙后拱法衬砌。具体步骤见“IV类围岩开挖及支护步骤图”。
1.2、开挖及运输方法
I、II类围岩主要以风镐为主,人工装碴,1t机动翻斗车出碴,辅以挖掘机开挖,8t自卸汽车出碴。Ⅲ、Ⅳ类围岩采用钻爆法开挖,YT28凿岩机钻眼,人工装药;ZLC40B侧卸式装载机配合8t自卸汽车出碴。
1.3、控制爆破及中墙防护
双连拱隧道正洞开挖过程中,因中墙砼已浇注,在正洞开挖时必须考虑爆破振动冲击波和飞石对中墙砼的影响。中墙砼厚度只有1.8m,且初期支护的工字钢已作用于中墙顶面上,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有严格的保护措施,不得有任何影响和扰动。
Ⅲ类围岩上下断面开挖采用火雷管分段分区爆破,以减少爆破振动的叠加,把振动降低到最小程度。具体爆破设计见“Ⅲ类围岩分段爆破设计图”。
Ⅳ类围岩采用全断面光面爆破,但在靠中墙一侧预留1.0m保护层进行二次切割预裂爆破,具体见“Ⅳ类围岩二次切割预裂爆破图”。
同时在爆破的另一侧对中墙以I16公字钢横撑,工字钢纵向间距2m,支点距中墙顶2m。为防止飞石破坏中墙砼表面,影响砼外光质量,对中墙不小于60m范围内表面用厚2cm泡沫塑料覆盖防护。
1.4、明洞及正洞进洞方法
明洞采用明挖法施工,边仰坡自上而下开挖,边挖边进行必要的喷锚挂网防护,确保边仰坡稳定。
隧道正洞进洞前,除对仰坡进行喷锚挂网加固外,隧道拱部开挖轮廓线外布置一排70mm超前导管,对围岩进行注浆加固。
2、施工过程中的受力体系转换
为保证中导洞的安全而施作的临时施工支护虽不构成该隧道的主体结构,但又是施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中导洞开挖并支护后形成的受力结构在正洞开挖时又需拆除,受力体系将发生转换,如何安全转换是该隧道的重点,只有在正洞初期支护支点作用于中墙顶面时方可拆除中导洞临时支护,同时为防止中导洞临时支护突然断开影响中导另半侧的安全防护,需在中墙顶面设置15x15cm2方木与另半侧重侧工字钢支撑顶紧,确保另半侧的荷载安全传递至中墙顶面上。
在单洞进行初期支护和衬砌时,中墙较薄,因单洞的初期支护和衬砌给中墙造成偏压力,在中墙的另一侧用I16工字钢支撑加固中墙,以防中墙造成侧移或倾覆,该支撑在双洞边拱形成后方可拆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