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工程起点K0+000~K0+040与****交接范围内通过业主提供的探测数据及现场相关管线单位的交底得知,该施工段内有4~5条***电电缆、8条左右的联合通讯、2条*****。****缆现状为左低右高状态,中心位置埋置深度在****新建工程中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左侧位于12%灰土底基层中,右侧位于沥青面层以上;联合通讯管线现状部分管线位于沥青面层以上,其他位于各结构层中;与****平行的****光缆局部埋置深度在沥青面层中,大部分在新建道路完成面之上;与****平行****光缆局部埋置深度在沥青面层中。
第二章 编制依据
一、《**区****建设工程—道路施工图设计》
二、《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
三、施工现场条件和施工环境。
四、本公司的综合实力及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第三章 施工方案
第一节 综合管线开挖方案
一、开挖前准备
1、结合施工现场、处理原则,开挖方案,对即将开挖的地下管线明确开挖后处理方案,以及所到达的目标。
2、对开挖后预期目标请相关管线单位进行可行性论证,以避免开挖后无法实现或接近目标;造成资源浪费、延长工期。
二、.探沟开挖
1、在通过无线探测确定的地下管线位置后一般是开挖探沟。确定的管线位置施工区域内不得堆放各种物资、设备,各种车辆机械不得驶入本区域。探沟开挖必须使用人工。
成立10人及以上的人员进行探沟开挖及管线保护施工队,专门负责探沟开挖工作。5人为一组,设组长一名,组长负责本组人员的安全及文明施工,同时,负责检查组员所挖电缆是否被破坏,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相关单位的现场管理、负责人员。开挖时必须小心,用铁锨轻轻挖掘,不得用镐。发现土质发生变化时应改用木钎将覆盖物清除干净,以保证不损坏地下管线。
2、采用开挖探沟的方式,首先沿施工现场周边(距边线1-2米)开挖四条探沟,再根据业主提供的地下管线方位及周边开挖的探沟所露管线,垂直其管线每隔10米挖一条长度2米左右探沟。探沟的宽度为0.6米,总体深度不小于0.8米,但在道槽区域其深度应在土基面以下0.3米。
探沟开挖深度不低于0.8米,宽度不小于0.5米(如发现地下管线时需扩大范围),开挖时重点放在电缆井、过路保护管、过路盖板、用电设施、监控设施附近。在整个施工区内及管线开挖范围内呈“之”字形进行,探沟范围应超出施工边界外1米。
3、在开挖过程中,发现地下管线要及时报告相关单位的现场管理、负责人员(必要时报监理及业主),在现场相关单位的现场管理、负责人员的监管和指挥下轻轻扩宽范围,探明管线的种类、规格、根数、走向和深度并作记录。同时要采取清理周边大块石渣土块,用细土拖住管线底部(不得使其悬空),上用木板封盖,插上彩旗作标记,专人负责监护等重点防护措施。
将路面路肩及红线范围内所发现的地下管线全部清理暴露出地面,不留死角,探明管线路径、埋深。现场施工人员需认真检查,不能漏挖、错挖。在挖出的电缆旁立警示牌,并用砖、砂等暂时覆盖保护并及时汇报相关单位的现场管理、负责人员进行确认,确定进行保护或迁移。
4、探沟开挖完毕后将所挖出的管线的种类、规格、走向及深度等绘出管线埋设分布图,上报监理和业主,并及时请相关部门进行确认验收,以便实施保护方案。需要迁移的按使用单位要求进行迁移、保护。
三、管线开挖
1、管线开挖必须采用人工开挖,作业前进行技术交底,避免野蛮施工。
2、需要保护、加固处理的管线必须全部挖出曝露,不得遗漏;需要改线、废除的管线视情况全部或部分挖出。
3、沟槽宽度及深度要满足线缆保护的需要。
4、挖出曝露的线缆不得悬空,沟槽内清洁,无杂物、块石等。
5、要做好沟槽排水措施,可挖设临时排水沟、集水坑等,降雨后立即组织排水。
6、加强现场值班管理力度,做到防偷盗、防破坏。
四、管线保护方法
本工程根据实际情况地下管线处理分为两种情况:保护、改线。
1、对不影响施工的硬质管线需进行保护。首先区分其性质,向管线单位审定允许沉降值,同时开挖样洞,查明管线与结构的相对位置,直观了解管线走向和标高,对离结构距离较小的硬管,开挖管顶土方使之暴露,插入钢筋标出位置。在开挖施工时,进行跟踪监测,使管线的位移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受控管线具体保护方式按专项方案进行施工。
2、对于开挖出的****的通信电缆和高压电缆,我公司将采用如下方法进行保护:在管沟槽顶部架立槽钢,电缆下方垫木板,用绳将电缆悬挂保护。当电线杆与基槽较近时,则通过钢管支撑或拉绳加固电线杆。并施工中应派专人看护,防止被盗、误损、大型机械设备刮碰架空线等损线行为。
3、对其他管线等,我公司将根据管线具体情况采取包裹、悬吊或顶托的方法进行支撑保护。所有管线位置,都将设立管线保护警示标牌,确保管线不被破坏。
4、对于性质重要的管线,如**、**、**等不宜公开或管线图上未注明,且现场调查难以确认的管线,视现场具体情况确定。
第二节 土石方施工方案
1、路基挖方施工方法
土方开挖采用人及配合的方法施工,靠近管线时全部采用人工开挖,防止对管线造成破坏。开挖时应保证堑坡的稳定平顺及边坡完好。
2、挖方施工技术措施
1)施工放线:开挖前利用中线控制桩放出路堑坡顶桩,正确标出边桩连接线。
2)路堑开挖:针对地形特点可采用全断面开挖或纵、横向台阶开挖,开挖中经常检查开挖坡度,纠正偏差。
3)土方的回填工作,应在作好基础的地下部分后随即进行。回填土应水平分层夯实,每层虚铺厚度应根据使用机具的性能和设计要求而定,依照我方的施工工艺,确定每层厚度不大于0.2m。在设计中允许回填土自行沉实的地点,可不夯实。土方在回填前,应清除积水和木屑等杂务,并防止地面水流入。
3、路基土石方施工注意事项:
1)、路基填筑严格按照试验段试验结果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数据和填筑工艺组织施工。路基施工中除保证达到规范要求压实度外,还要达到层层找平,即每层均有一定的平整度,每层都要有路拱,随时防止雨水聚积,影响填方质量。对路基填料随时检测含水量,偏低时洒水,偏高时晾晒,保证碾压时达到最佳含水量。路堤基底未经监理工程师验收,不得填筑,下一层填土未经工程师检查合格,上一层填土不得进行。
2)、斜坡上填筑路基时,原地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米,用轻型压路机加以压实。
3)、每层填料铺设的宽度,每侧应超出路堤的设计宽度50cm,以保证修整路基边坡后的路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4)、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及时翻开换填好土,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