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和杨家湾大桥,地处国家高速公路成渝环线,江津至合江段D3合同段内,起讫桩号:夏家屋基为K10+653~K11+117,桥长464m;杨家湾大桥为K11+322~K11+458桥长136m。桥面宽12.25m,为双向四车道。
夏家屋基大桥平面位于R=1019.808m左偏圆曲线上:纵面K10+663.000~K10+990.750位于R=23487.8的凹型竖曲线段上,K10+990.750~K11+116.000位于R=17000的凹型竖曲线上,其余位于i=+1.45%的纵坡段上,全桥位于3%的全超高段内。上部结构采用15-30m预应力砼T梁,先简支后结构连续体系。下部结构10、11、12号墩采用钻孔桩基础,其余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墩柱采用钢筋混凝土圆柱,7#~13#墩柱间设柱间系梁;桥台采用明挖扩大基础,U型重力式桥台;两桥台及5#、10#桥墩处设GPZ(Ⅱ)1.25DX型盆式橡胶支座;2#、7#、12#桥墩处设GPZ(Ⅱ)2GDX盆式橡胶支座;其余桥墩处均设置GPZ(Ⅱ)2DX盆式橡胶支座。在两桥台处设置80型伸缩缝;5#、10#桥墩处设120型伸缩缝。
杨家湾大桥平面K11+322.000~K11+330.229位于R=1019.808左偏圆曲线内,其余位于左偏缓和曲线内;纵面位于R=17000的凹型竖曲线上,K11+322~K11+399.412位于3%的全超高段内,其余位于超高缓和段。上部结构采用4-30m预应力T梁,先简支后结构连续。下部构造桥墩桩基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墩柱采用钢筋混凝土圆柱;桥台采用明挖扩大基础,U型重力式桥台;两桥台处设GPZ(Ⅱ)1.25DX型盆式橡胶支座,2#桥墩处采用墩梁固结,1#、3#桥墩处设置GPZ(Ⅱ)2DX盆式橡胶支座;在两桥台处设置80型伸缩缝。
(二)、地质情况
夏家屋基大桥桥位区地质构造位,处于华蓥山穹褶束构造体系之石龙峡背斜与江津向斜之间的过度地带,处于石龙峡背斜东翼,江津向斜之西翼,岩层呈单斜状产出,变化不大。场区内泥岩节理裂隙不发育,仅在表层发育网状裂隙,砂岩节理裂隙稍较发育。杨家湾大桥与夏家屋基大桥地质情况差不多,桥位区地层岩性以泥岩为主,砂岩以夹层的方式出现,地质构造相对简单。
(三)、施工道路、动力、通讯及材料供应情况
夏家屋基大桥和杨家湾大桥位于江津市南方的先锋镇境内,距江津市区约20公里,通过施工便道,可与重庆到四面山旅游干线公路相连通,沿线交通运输条件较好。
桥梁施工用电考虑接当地电网的方式提供动力用电,再行配备50千瓦发电机组1台,以供临时停电施工使用,通讯采用手机、网络联系。
在夏家屋基大桥11#墩处,有一山间小溪,常年有水流淌,可用抽水泵抽至施工现场,保证施工用水;沿线砂岩丰富,桥台用料供应充足;由于该地区石灰岩匮乏,施工用碎石主要采用长江卵石破碎,该卵石质量致密坚硬能保证砼的施工质量;下部结构用砂采用长江特细沙,上部结构用砂采用湖北鄱阳湖中粗沙;在江津市境内有多个大型水泥厂家,生产能力强,能满足工程需要;钢材等其他材料可到重庆市和江津市内采购。



